赵虎贲萧破军和李破虏并没有急于继续前进,而是选择在玉门城驻扎休整,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这颗钉在玄武帝国心脏上的钉子,不仅标志着一场战役的结束,更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而在这场战役中,玄甲神骑兵以其迅猛如风、稳重如山的姿态展现了其无敌的力量。
一夜之间,名动天下。
......
天龙皇朝皇城,玉景宫中。
南宫玄正伫立于湖心亭,目光凝视着眼前那片波光粼粼的湖水。
时光飞逝,不觉间已步入六月之中,自他登基以来,三个月匆匆而过。
自从继承皇位后,南宫玄几乎没有时间享受帝王的闲适。
即位之初,他便雷厉风行地开展了一系列行动:清除贪腐官员、惩治专权大臣、处置了祸国殃民的妃嫔、平定了叛乱势力,并对敌国发动攻势。
短短数月间,朝廷的风气焕然一新,与前任皇帝在位时的情形截然不同。
民间对南宫玄的评价也日益升高,民众尊称他为一代明君。
正当南宫玄沉浸于深思之际,太监魏安轻步走到他的身后,恭敬地禀报。
“陛下,北境传来捷报,又取得了一场胜利。”
魏安呈上一封捷报,南宫玄微微一笑,心中对此已有预感。
他派遣了赵虎贲、李破虏、苏武烈、周鹰扬、萧千杀以及被誉为战神的萧破军等多位精通军事谋略的大将,率领五十万大军出征。
这样的阵容若不能凯旋而归,那才真叫人难以置信。
打开捷报,上面详细记录了赵虎贲所率领的大军攻陷玄武帝国重镇玉门城的消息。
捷报中特别提到了玄甲神骑兵和投石机在战斗中的卓越表现。
尤其是投石机这种攻城武器,它使得玉门城的攻克变得更为容易,同时也大幅减少了天龙皇朝军队的伤亡。
南宫玄缓缓合上手中的捷报,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情绪。
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似乎也到了该停下来的时候。
停战并非南宫玄内心真正的意愿。
如果可能的话,他更希望彻底摧毁玄武帝国。
不过,现实是残酷的,这样的想法在当前形势下显得不切实际。
随着战争的持续,国际局势变得愈发复杂。
其他各国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与玄武帝国接壤的北凉国和白虎帝国。
这两国最近频繁的军事调动引起了南宫玄的高度警觉。
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密信,北凉国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
北凉国位于北方,与玄武帝国及天龙皇朝相邻。
倘若天龙皇朝成功吞并了玄武帝国,那么北凉国将几乎被天龙皇朝环绕,这对北凉国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至于白虎帝国,则纯粹出于利益考量而蠢蠢欲动。
面对已经元气大伤的玄武帝国,白虎帝国看到了一个无需付出太多代价就能获取利益的机会。
大国之间的博弈总是如此冷酷无情;一旦某个国家的力量减弱,其他国家就会像狼群一样蜂拥而上,争夺那一点点剩余的价值。
南宫玄偶尔也会庆幸自已父亲早逝,使得他能够在国家尚未完全衰败之前接手政权。
若非如此,恐怕现在的局面会更加棘手。
想到这里,他轻声自语道。
“再过几日,想必玄武帝国求和的使团就要来了。”
次日清晨,皇宫内的朝堂之上,南宫玄高踞于龙椅,向满朝文武宣布了前线传来的喜讯。
“诸位,朕昨日收到赵虎贲将军的捷报,说大军在玄武帝国取得大胜,已经攻下了玄武帝国的第一雄关——玉门城。”
话音刚落,大臣们便纷纷跪拜恭贺。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此番大胜,必然是托了皇上鸿福,皇上真乃千古明君!”
谀词如潮水般涌来,但南宫玄只是微微一笑。
虽然这些赞美之词令人愉悦,但他清楚地知道,作为一个帝王必须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能让虚荣蒙蔽双眼。
接着,南宫玄环视四周,目光落在了一位名叫谢青衫的大臣身上,并轻轻唤道。
“谢青衫。”
“微臣在。”
谢青衫立即从队伍中站出,恭敬地回应道。
“前线虽有大捷,但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
南宫玄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