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南宫玄点名四位重臣——赵子淳、顾云澜、苏夜行和谢青衫。
“你们四人,连同户部、兵部官员,根据前线战况及将士们的贡献,尽快拟定一份详尽的奖赏方案,务必赶在大军抵达之前完成。”
“臣等领旨!”
四位大臣齐声应答,而后退回到各自的位置。
早朝散去,南宫玄步入南书房。
这里经过修葺,又恢复了往日的光彩。
他背着手,静静地站在一幅特殊的地图前,思绪万千。
那不是普通的军事部署图,而是天龙皇朝藩王势力分布的地图,每一个记号都代表着一位藩王。
南宫玄的目光中时而闪过锐利的光芒,仿佛能穿透纸面,看到那些藩王的真实面貌。
厉王,这位驻守北境、为国戍边的忠臣,在地图上以“留”字标记,象征着他将得到保留。
像这样的藩王寥寥无几,他们或是因为忠诚于国家,或是因为其他原因,得到了南宫玄的认可。
然而,更多的藩王则被打上了不同的标签。
“观”字标记意味着这些藩王暂时没有明显的过错,但需要持续观察其行为,这样的藩王也不多;
而对于那些恶行昭彰、民怨沸腾的藩王,则毫不留情地标上了“削”字。
这批人已经严重损害了皇室的形象,甚至威胁到了政权的稳定,南宫玄对他们只有一个字:除!
为了确保削藩计划的顺利实施,南宫玄早已安排西厂以及江湖上的刺客组织暗中调查,并定期接收情报更新。
对于不同类型的藩王,采取相应的策略:留下忠诚者、监视可疑者、清除为害者。
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净化皇朝内部,巩固统治基础,改善民生状况,从而赢得民心,增强国力。
南宫玄深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他对此充满信心。
一旦削藩大业成功,天龙皇朝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国泰民安,蒸蒸日上。
皇城之外,尘土飞扬,赵虎贲统领的二十万大军凯旋而归,在皇城外扎营。
南宫玄今日着装一新,身披铠甲,腰间佩带着象征皇权的轩辕剑,大步流星地走上阅兵台。
“末将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赵虎贲作为将领之首,率先单膝跪地,以示对皇上的敬意和忠诚。
紧随其后,二十万士卒如同训练有素的机器一般,整齐划一地跪倒在地,声音洪亮且统一,响彻云霄。
“末将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南宫玄挥手示意,命令道。
“众将士平身。”
刹那间,二十万大军如波涛般迅速起身,动作一致得令人惊叹。
紧接着,苍凉的号角声与震撼人心的战鼓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连绵不断的雷鸣,回荡在天地之间,为这庄重的一刻增添了更为浓厚的历史感和肃穆氛围。
无需指令,二十万军士便心领神会,长戟敲击地面、重甲前锋怒吼震天、刀剑相击之声不绝于耳。
数万武器同时指向天空,一股强烈的军威从这支军队中散发出来,汇聚成形似咆哮巨兽般的气势,盘旋在大军头顶之上。
这就是虎贲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精锐部队,让所有在场的文武百官为之动容。
他们当中不乏一些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此刻也被这种铁血精神所感染,热血沸腾。
南宫玄按剑而立,目光如炬地扫视前方,上将军赵虎贲、李破虏以及叶守正等功臣皆在列,背后是众多英勇的大将。
虽然还有许多英雄因为职责所在未能回到这里,但他们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
南宫玄拔出宝剑指向苍穹,以威严的声音宣告。
“此役先是平定了叛乱之王,接着远征了玄武帝国。
这一切都源自逍遥王野心作祟,导致玄武帝国和北凉国入侵我天龙皇朝。
面对这样的挑战,朕受命于天,讨伐远方的罪人;
集结雄师,清除一切障碍;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敌人如土鸡瓦狗一样溃不成军。”
“我天龙皇朝的士卒皆为九州豪杰,将领们也都是四海英雄。
他们投笔从戎,追随于朕,战场厮杀,展现智慧与勇气。
不幸的是,在战斗中有些人被箭矢射中或被刀剑伤害,英灵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现在你们带着胜利归来,希望这些英勇的灵魂能够听到我的祈愿:跟随朕的旗帜,随着朕的步伐,一同返回天龙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