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吨肯定是有的。^0\0?暁¨说^网′ \醉¨欣,章-踕^更~鑫¢哙¨”
卫安现在可以相对精准一点的预估,看拉上来的拖网的情况,成为一个圆滚形状,其直径,以及有南极磷虾的长度来判断,但也留下一定的空间:“130吨也有可能,但不可能超过140吨,个人感觉有个131吨的样子吧。”
超过123吨,不会高于140吨。
取一个相对比较中间段的量,预估131吨。
“要是有131吨的话…”
卫大头快算计算一番,并不是多么困难,早已在脑里得出结果,只是缓一下才说:“加上双拖网的收获6.3吨,139.3吨的样子。”
“万一是131.7吨呢?那岂不是就是140吨整了。”
“打个赌,全部加起来,肯定超过140吨,要不要赌一把?”
“赌就赌,不过我赌143吨。”
“我赌145吨?”
“嘿嘿…我唱个反调哈,我赌139.9吨。”
“切!”
“屁哟!”
“哈哈哈…”
说唱反调就是唱反调。
139.9吨,差0.1吨。
自然是故意的,活跃气氛,开个玩笑而已。
“行啦行啦!”
卫安有些无奈,被来这么一下,甲板的气氛好了许多,他也乐于见到,还是有些忍不住:“再怎么预估,再怎么打赌,也注定无法得出结果,又不进行分拣,根本没有办法称重,会直接转移到卫19那边去,进入鱼获加工生产线打包封装,怎么称重呢?根本不知道捕到多少的重量。\鸿!特+晓*税~蛧′ _蕪\错~内′容¨”
“好像也是哦。”
“不赌了,不赌了。”
“哈哈哈!”
“哈哈哈!”
又是一大片的哄笑声。
卫安这位船老大所言不假,确实不会经过分拣,不进入鱼获自动分拣线,就无法确实比较精准一点的重量,第一时间转移到卫19上,也不会进行称重。
就因为不需要,不需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去多做这一项工作呢?
典型的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
进入卫19的鱼获自动加工生产线,也不是对南极磷虾进行加工,只是进行打包封装而已。
不进入冻库的前提下进行打包封装。
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先进入冻库后再打包封装与不进入冻库先打包封装,顺序倒转过来,产生的影响极大,别的鱼获没有问题,南极磷虾却是不行。
原因很简单,进入冻库会受到污染,特别是南极磷虾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更需要细心处理。.1-8?6,t¢x,t′.\c?o¨m.
先打包封装,再推入到冻库之中,就可以避免,从而售价也可想而知。
要是你直接冻在冻库里运回去,抵港之后要处理掉,人家绝对会拿这个来当借口压价,说什么受到污染,然后不要或是只给一个极低的价格,问题是你还无力反驳。
反正他们有这个条件。
消除这个影响,先转移到卫19那边去,先进行打包封装,然后再推入冻库里冷藏保存。
完全不给压价的机会。
如果有必要的话,真空打包都没有问题呢,他们也具备这样的条件。
事实上,他们也是这么做的,并且还提前有所行动呢。
没看到卫宏在单拖网还没有完全整上渔船的时候,他就先一步登上船岛了么?
这是去准备开船呢。
当整网被拉上渔船甲板之时,卫安用对讲机说了一声,渔船就再次启动,慢慢加速,调整航向,朝着卫19所在的海域而去。
中间也与卫20相遇,卫20已经将单拖网收回了一半。
“收获怎么样?”
卫安调一下对讲机的频道,没有客气的询问,也说一下自身的情况:“我们双拖网大概有6.3吨,单拖网大概有130多吨,总共有个140吨的样子。”
“我们多一点。”
卫二叔一脸喜气,船队有收获换成谁都会高兴:“我们双拖网多一点,有个8吨的样子,单拖网的话现在没有办法预估,不过看拖网在海里的情况,大概率会超过300吨,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超过400吨了,这一网是超级大丰收。”
最高的捕南极磷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