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越靠近探测到的动态更多,再根据磷虾群的情况指挥两艘主力渔船进行调整。
速度奇快。
就算是保持10海里的安全距离,也不需要多久。
转眼间,卫18与卫20已经汇合到一处,卫20完成了接网固定。
瞬间。
双船单拖网下海。
然后两艘主力渔船迅速分离,拉开间距,让双船单拖网展开完全下海。
这个时候,卫19可以缩短安全距离,无需保持10海里,5海里都没有问题,要不是为了更加安全一点,保持个2海里都问题不大。
2海里可是有3.7公里的距离呢。
保险一些。
卫19也只追上来3海里的距离,这个时候探测设备的反馈更加清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卫20左舵 85度!”
卫令发出指令,调速的不是一艘主力渔船,而是两艘都要调整:“卫18右舵135度。”
刚才卫18的调整角度较大,现如今要展开整张双船单拖网,相应的也需要大角度进行调整。
无非就是再次调整,可以比较费事一点,可在海上有时候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精准,反正有时间进行调整呢,费些劲调整一下就好。
“左舵85度好!”
“135度右舵好。”
“……”卫令没有言语,他在等待,等着两艘主力渔船调整过后再说,需要调整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再次下令继续调整。
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
“卫20回正航向。”卫令终于下达了指令。
“正向90度好!”
“……”卫令没有回应,卫20已经调整好,还差卫18呢,现在的双船单拖网还没有完全展开,不需要那么快调整,判断的依据是卫18与卫20的间距,结合这张双船单拖网的长度,眼看着已经差不多:“卫18回正航向。”
“回正航向好。”
卫宏第一时间转动舵盘,对准航向,可他还是多做了一些动作,比如说用望远镜看向左侧,透过驾驶舱的玻璃看一下卫20所在的位置,测量一下两艘船之间的距离,又快速的计算一番,报出间距:“间距2.5公里左右。”
这个数据相当重要。
……
喜欢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