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键一战。
周末回到家,博源顾不上享受家人团聚的温馨,将自己关在书房。系统模拟出的会议场景在脑海中不断推演,他反复调整议程设置,甚至利用“模拟洞察术”虚拟参会代表的反应。当妻子送来热牛奶时,发现他对着空气喃喃自语,时而皱眉时而点头,像着了魔般。
“在和谁说话?”何云好奇地问。博源笑着搂住她肩膀:“在和我的‘军师’讨论作战计划。”这话半开玩笑,却也道出实情——没有系统的辅助,他不可能在短短两天内,将原本刻板的会议流程,改造成包含案例分享、分组辩论、现场签约的立体式研讨。
周一刚到办公室,潇华东就带着几分嘲讽开口:“博处这么着急表现?张处交代的研讨会方案,我还准备这两天整理出来呢。”他将一份文件重重拍在博源桌上,“这里面有过去五年的会议模板,照着改改就行,省得走弯路。”
博源扫了眼文件,全是套话连篇的官样文章。系统适时弹出提示:【检测到目标人物潇华东,试图通过提供无效资料阻碍工作进展,建议……】他笑着将文件推回去:“谢谢,但这次研讨会张处希望创新形式,我准备加入些基层的实战案例,说不定还得请你帮忙提供基建项目的典型经验。”
这句话巧妙地将潇华东架上合作的位置,对方脸色微变,冷哼一声回到座位。博源打开系统商场,用2000能量兑换了“会议高效组织技能书”,知识如电流般涌入大脑,他立即开始撰写新方案。
三天后,当博源将装订整齐的研讨会方案交给张卫国时,对方眼中闪过惊喜。方案不仅细化到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还附上了与重点学校、教育企业的合作意向书。“很好!”张卫国重重拍了下桌子,“把处里的人召集起来,下午开个会讨论。”
会议室内,潇华东盯着方案的目光几乎要将纸烧穿。当博源提出“让校长和企业代表现场签订课后服务资源共享协议”时,他终于按捺不住:“博处,这也太理想化了吧?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哪有这么简单?而且,万一现场谈崩了,岂不是让全省教育系统看笑话?”
“所以才需要提前沟通。”博源调出系统模拟的合作意向数据,“我已经联系了五所学校和三家教育科技公司,他们对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合作很感兴趣。这是初步意向书,潇科要是有资源,也欢迎补充。”
系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在此刻展现出恐怖威力,精准的需求匹配让反驳显得苍白无力。钟林海率先打破僵局:“我觉得博处的想法很好,现在就缺这种敢想敢干的人。”其他同事见状,也纷纷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