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扫过赵磊桀骜不驯的脸,扫过王浩满不在乎的眼神,扫过林晓晓泛红的眼眶和张曼曼躲闪的目光,心中那股教育者的责任感愈发沉重。
就在这时,一个背着超大书包的小个子男生引起了博源的注意。他叫李军,头顶“1-1”的数字说明他曾是典型的“双差”学生。此刻他正躲在人群最后面,校服袖子短了一截,露出细细的手腕。博源记得上周在教研室看到的档案,这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成绩垫底,还经常逃学。“我……我没打算闯……”李军的声音细若蚊蚋,手指紧张地抠着书包带,“就是……他们都走了……”他眼里的迷茫像团化不开的雾,仿佛在问:如果没人带我走正路,我该往哪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那个胖嘟嘟的男生刘凯,他正扶着膝盖喘气,额头上的汗珠滴在车把上。头顶“1”的数字让他显得有些自卑,刚才冲路口时他差点摔倒,是赵磊拽了他一把。“我……我就是想快点到学校……”
博源深吸一口气,启动了模拟击技术。淡蓝色的光晕在他掌心汇聚,化作虚拟的交通场景:闯红灯的行人、疾驰的车辆、刺耳的碰撞声……他用夸张的动作拆解着危险瞬间,每一拳都带着破空之声,仿佛在与无形的死神搏斗。“看!这就是忽视规则的代价!”他的声音穿透虚拟场景,直击每个孩子的心灵。
赵磊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口香糖从嘴里滑落。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自己刚才的行为可能带来怎样的后果——不是老师的批评,不是家长的责骂,而是鲜血和死亡。
林晓晓捂住了嘴,眼眶通红。虚拟场景里那个摔倒的小女孩,像极了曾经犯错的自己。她想起妈妈说过的话:“晓晓要做诚实的孩子,不然会像路口的野草一样,没人喜欢。”此刻这句话在她心里重若千钧。
张曼曼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刚才推搡同学的触感似乎还残留在指尖。她想起上次作弊被抓时,同桌鄙夷的眼神,那种被孤立的滋味并不好受。“我……我以后不这样了。”她小声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悔意。
模拟场景消失时,晨光已经完全驱散了薄雾。博源看着眼前这群孩子,他们脸上不再是刚才的桀骜或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敬畏。赵磊捡起地上的帽子,第一次认真地看了眼红灯倒计时;林晓晓把书包带系得更紧,眼神里多了些坚定;张曼曼抿着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记住,规则不是敌人。”博源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它是守护你们成长的盾牌。”他看着李军瘦小的身影,看着陈雪躲闪的目光,看着刘凯肥胖的背影,心中已然有了计划——回去后,要联合学校开展“规则意识”专项教育……
喜欢拯救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