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了。
杨盼盼和王三妞赶紧又从大棚子里拔了两颗大白菜,又摘了两个大南瓜。
紫宝儿要的大棚,已经搭建好了。
放置在大棚里的火炉也准备好了,只不过现在天气还不是特别冷,暂且用不上。
紫宝儿也给陈向阳准备了一批保温薄膜,把陈向阳给乐得,把紫宝儿举得老高。
吓得紫大山追着陈向阳捶。
紫大郎和紫二郎回来的时候,老远就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他追他赶的,好不快乐。
“大伯和二伯回来了。”小五人最小,眼睛最尖,老远就看到了自家马车。
孩子们又“呼啦啦”一窝蜂似的,朝着马车飞奔而来。
茅草屋里,顾辞拿着账本在和于杏花、王画对账。
今天又是发工钱的日子。
妇人们到了下工的时间,都没走,乐呵呵地等在那里。
顾辞说道:“还和以前一样,念到名字的,就过来按个手印,领工钱。”
“杨大妹,六十文钱。”
“来啦。”杨大妹按下手印,从顾辞手里接过六十文钱,笑得见牙不见眼。
“王小雨,六十文。”
“李月季,三十文。”
“周文,四十文。”
“刘珺,三十文。”
婆媳三人一一上前,颤抖着手,按下手印,嘴巴咧得老大。
这可是她们婆媳三人第一次领到工钱,虽然没有别人高,但她们手生,谁说以后不能超过她们?
而且,三个人一起领到了一百文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三人对视一眼,尤其是李月季,无比庆幸当初的决定。
“恭喜李嫂子,第一次做工,就领到三十文。”王小雨笑眯眯地对李月季说道。
“同喜。”李月季也乐得见牙不见眼。
王小雨赚到的银钱是她的两倍。
她羡慕,却不妒忌。
她第一次做,相信她会越来越熟练,赚得也会越来越多。
这一天,孩子们高兴,大人们也高兴。
整个梧桐村都是欢声笑语。
紫家更是如此。
晚上吃晚食,两桌都坐不下了。
顾辞就让紫大郎把炕桌也给搬了过来,把孩子们按照年龄大小,穿插着坐在一起,互相照顾着。
“小叔,”杨耀祖刚咽下嘴巴里的饭菜,含糊不清地问道,“这就是大姑姑做的饭菜么?”
小叔一点都没夸张,真的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