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呢?
他当时新买了辆大摩托,在挂牌的时候,登记的名字是王学礼,但是手机号用的是之前的。这是他仅有的一次留档,也正是因为这条信息,日后成为了他暴露的关键信息之一。
另一边的戢红杰没有什么变化,她甚至忘记了之前干过的所有事,一心就想把“好大儿”抚养长大。只不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的丧钟,马上就要敲响了。
而敲钟人也很凑巧,这人叫做许建国,还是杨树斌的小学同学。俩人从小都生活在哈尔滨的平房区,两家算是邻居,并且还在同一所小学上学,还是同一个班。小学毕业后,分别去到了不同高中,之后再也没有过联系。
许建国毕业后当了警察叔叔。不过起初只是一个巡警,但是他一直怀揣一个成为刑警的梦想,他就想参与案件的侦破。只不过,平时他面对的都是些小角色,慢慢的也开始有点厌倦。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时间来到2011年的6月中旬的时候,许建国当天突然来了感觉,就想着能不能从网上抓个逃犯,说不定有机会进入刑警队伍呢。于是,就在公安内部系统啊,翻找着全国范围内的通缉令。
就这样,不知不觉发现了杨树斌团伙。结果一看杨树斌照片,更是吓了一跳,这照片咋这么眼熟呢?越看越像自己的小学同学,只不过他只想起了杨树斌的外号,叫“武和尚”,具体叫什么名字还真不记得了。
随后,他就问了之前的同学,最后确认,“武和尚”就是杨树斌。这一下,基本信息对上了。
而许建国也在心里乐开了花,这么大个案子,而且还有可能是自己小学同学犯下的,这么久过去了都没抓到人。要是自己能把这个案子破了,到时候妥妥的立大功嘛,是不是?说不定顺势就能进入刑警队了。
于是,主动找到局领导,把自己发现的这件事,连同和杨树斌的关系进行了汇报,并且要求主导侦破此案。
理由很简单:我俩从小是同学,不说知根知底,也算是比较了解。而且我俩的朋友很多,还跟他有交集,所以恳请领导批准。
领导一听,觉得有道理,只要是能破案,谁行就谁上呗。于是,受理许建国提交成立专案组的申请,由许建国亲自挂帅,负责办理。
等专案组人员也配齐之后,许建国就展开了调查。结果,费了好大劲查到了他家住处,结果去了之后呢,发现所有人都消失了。问了周围邻居也说不清楚去哪了,就知道卖了房子就不见人了。这下给许建国整崩溃了,这么一大家子人,说消失就消失了。
这事其实也挺奇怪的,正常情况下,一个逃犯跑了很正常,但是一下全家都凭空消失的,听都没听过。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懵逼啊。戢红杰全家也凭空消失了。不过,张玉良和吴宏业家里还有人,只是这俩人消失了,并且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人从没跟家里联系过,突然就人间蒸发了。
这下案件再次进入了停滞,许建国也急得不行啊。好在这个关键时候啊,专案组成员查到了杨树凯的情况。
上集说到过,他回了一趟哈尔滨看病,在做社会背景调查的时候就有人反映了,说当时去医院探望过他,床头卡上写的名字是王学凯。
这个提供信息的人当时也很纳闷,问他的时候他就岔开了话题,当时也没有再多问。警察叔叔上门询问,他才想起来,这可是重大突破呀!
专案组随后就顺着这条线开始查,首先是去医院调取王学凯的监档信息,随后在上面和杨树凯的信息进行对比,最后确认这俩就是同一个人。
到这,案情算是有了重大突破。只不过,接下来要做的工作量非常大。
要知道,他这个名字其实非常普通,专案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匹配。中间遇到的所有问题就不展开讲了,期间安排了好多人一起参与。经过5天5夜的不停奋战,最后终于把王学凯从包头给拎了出来。
经过不同缉侦人员对照片的确认,最终确定这肯定是一个人无疑。随后,专案组就开了一次会,会上就有人提出来了:既然他们是两兄弟,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杨树斌改名叫“王学什么”了呢?那就继续查呗!
通过前两个字的关键词搜索,同时加入限定条件:“王学国”的年龄上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