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 第470章 新胶州

第470章 新胶州

“倭国,高丽?”李俊闻言着实的倒吸一口冷气!

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这胶州港,竟能与来自倭国和高丽的商船有如此紧密的贸易往来。¨6_腰,墈¨书^旺, ¢追?罪¢芯\彰,洁_

这两个海外国度,他也知道,早前在江上也遇到过前来借种的倭女,没想到今日竟真切地与它们产生了关联。

“你们第一次来胶州?”一旁的一位老船工好奇地打量着李俊和张顺,开口问道。

老船工皮肤黝黑,布满皱纹,他也是刚刚几个月在这胶州港讨生活,对来来往往的人都有着几分好奇。

“并非如此,”李俊看了看周围地势,目光在港口的建筑、船只和人流间穿梭,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前两年来过此地……”

李俊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两年前,那时的胶州港只是小渔村,远没有今日这般繁盛,能交易的不过是海货,鱼干,粗盐之类。

“明白了,你也是来贩买盐货的?”老船工眨了眨眼睛,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

在这胶州港,前两年来的客商基本都是做盐货买卖的,那些时候,来来往往的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与这生意有些关联。

“嘘!”李俊顿时噤声道,神色紧张地环顾西周,生怕被旁人听见。

他伸手轻轻拉了拉老船工的衣袖,压低声音说道,“如何敢这般大声说……”

私盐买卖毕竟是违法之事,一旦被梁山知晓,那可是大麻烦。·k~u·a¢i¢d!u¨x·s?..c·o^m+

李俊深知其中利害,丝毫不敢大意。

老船工见状,嘿嘿一笑,拍了拍李俊的肩膀,低声说道:“放心吧,小哥。咱们梁山治下,可不像大宋那么不要脸面,前脚发了盐票,后脚就不认!若是要买盐,喏,首接去城里的盐务衙门就是。”

“盐务衙门?”李俊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惑。

在他的认知里,盐务向来是朝廷把控极严的事务,如今梁山竟然设有专门的盐务衙门,这倒是让他颇感新奇。

“对,梁山专门卖盐的所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公平的很,也便宜的很!”老船工兴致勃勃地介绍着,“你想啊,在大宋那边,盐税高得离谱,普通百姓哪吃得起。可咱梁山不一样,不仅盐价实惠,而且童叟无欺。就因为这,不仅周边好多地方的人都来咱这儿买盐,就连南边,也来了不少!”

李俊心中暗暗思索,梁山能有如此举措,看来并非单纯的草莽势力。

设立盐务衙门,既解决了百姓吃盐难题,又能从中获取一定收益,充实自身财力,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妙招。!零+点/看_书~ `已+发*布!醉,歆¨漳/结-

“老丈,那这盐务衙门,除了卖盐,还管些啥事儿?”李俊追问道,他渴望从老船工这里挖掘出更多关于梁山盐务,乃至梁山势力运营的细节。

老船工挠了挠头,思索片刻后说道:“这盐务衙门啊,除了卖盐,还管着盐场的生产,监督盐的品质啥的。听说啊,他们对盐场的管控可严了,从采盐到晒盐,再到最后的售卖,每个环节都有专人盯着,就怕出啥岔子。”

老船工说着,脸上露出严肃的神情,仿佛亲眼见过那些违规者的下场。

张顺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了句嘴:“老丈,您说这梁山把盐务管得这么好,那其他方面呢?是不是也一样有条有理?”

张顺同样对梁山的情况充满好奇,他深知,盐务只是冰山一角,从这一个方面或许能窥探出梁山整体的治理模式。

老船工哈哈一笑,说道:“那可不!就说这胶州港吧,梁山派了得力人手管理,港口秩序井井有条。商船进出,货物查验,都有一套规矩。而且啊,梁山还鼓励海外贸易,所以这港上才这么热闹,倭国、高丽的商船都愿意来。前段时间,好像还有个南洋大食来过!你们啊,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老船工滔滔不绝地说着,眼中满是对梁山的夸赞与认可。

李俊和张顺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与思索,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他们意识到,此次前来,梁山远比他们想象中的水更深!

“老叔,时辰不早了,赶紧回家吃饭吧!”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只见这人穿着一身颇为体面的衣服,料子上乘,剪裁也精致,可不知怎的,他愣是把这身好衣服穿出了渔夫的感觉。

或许是他走路的姿势太过随意,又或许是那晒得黝黑的皮肤与这身衣服格格不入。

“这几个客商咱来招呼就是!”他一边说着,一边露出憨厚的笑容,上前准备接替老船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