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涨红了脸,大声说道:“话虽如此,但姜齐不过是一介草寇,他有什么资格来评判孔家?他这么做,分明是别有用心,想要扰乱我兖州,乃至整个大宋的秩序!”
年轻人冷笑一声,回应道:“不管姜齐是什么身份,事实摆在眼前,孔家的罪行不容置疑。若朝廷不能主持公道,那姜齐此举,又何尝不是为百姓讨个说法?难道非要让这等恶行继续下去,才是对的吗?”
“对不对,十日之后自有分明!且看十日后的公审,孔家如何自辩!”那年轻人扫视众人。
他这一句话,仿佛给这场激烈的争论画上了一个暂时的休止符,众人的目光纷纷汇聚到他身上,一时间,城门口喧闹的议论声渐渐平息。
听到“公审”二字,不少人的心中都泛起了别样的情绪。
支持孔家的读书人,心中虽依旧不满,但也隐隐有些忐忑,不知孔家在公审上能否拿出有力的辩驳之词;而那些认为孔家罪有应得的人,则是充满了期待,盼望着能亲眼见证孔家为其恶行付出代价。
“唉……”老学究看了一番城下聚集的那些读书人,长叹一声,“没了孔家,没了圣人,之后的读书人,可就少了脊梁骨了,那梁山,这可真是抽了天下文脉的脸啊!”
“这样的脊梁骨,谁爱要谁要,咱也读书,可这样的脊梁骨,咱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