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如水,静静地洒落在德清城下,给这片即将迎来战火的土地蒙上了一层清冷的银纱。`l^u_o¢q`i\u.f_e?n¢g~.¢c^o¢m′
芒砀营的大营内,气氛略显紧张,巡逻的士兵们手持兵器,警惕地注视着西周。
一个带着斗篷的人影,在月色的掩护下,鬼鬼祟祟地朝着营门附近跑去。
他脚步轻盈,尽量不发出声响,可还是没能逃过哨兵敏锐的察觉。
还未等他靠近营门,一支箭矢“嗖”地射来,精准地插在他脚下的土地里,溅起一小片尘土。
“谁?”哨兵大声喝问,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充满了警惕与威慑。
“德清城内应!求见芒砀营大将军!”那人影被这突如其来的一箭吓得浑身一颤,但很快镇定下来,急忙压低声音回应,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与期待。
“等着!”哨兵打量了一番之后,听说是城内内应,又见那人后面并无其他兵丁,不敢擅自做主,留下一句简短的答复后,便迅速转身,朝着大营中军帐的方向跑去,向长官通报这一情况。
留下那带着斗篷的人,在原地不安地等待着,月色下,他的身影微微颤抖,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夜晚的凉风所致。\求.书\帮/ `罪*欣~蟑′截^埂_薪/筷\
不到片刻功夫,宋清带着赵霖大步而来。
宋清身后的披风随着他的走动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赵霖紧跟在他身后,脸上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容,眼神中透着精明与算计,在月色下闪烁不定。
两人来到营门前,宋清目光如电,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带着斗篷的“城内内应”。
“你是城内内应?有何事要见我?”宋清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内应,接过兵丁手中的火把,往内应脸上照了照。
那带着斗篷的人赶忙上前几步,恭敬地行了一礼,压低声音说道:“将军,小人确是德清城内内应。方腊军李立那厮在城内的布防情况,小人了如指掌。如今小人愿助将军一臂之力,里应外合拿下德清城,还望将军成全。”
宋清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
这内应来得突然,消息真假难辨,贸然相信可能会陷入敌人的陷阱。但如果情报属实,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能大大减少攻城的伤亡,加快战事进程。
赵霖在一旁见状,微微凑近宋清,轻声说道:“将军,不妨听听他怎么说。·捖* - ′鰰~颤¨ .勉/费-阅,黩′若是假话,再处置不迟,万一这消息是真,错过可就可惜了。”
宋清看了赵霖一眼,微微点头,又将目光投向那内应,说道:“你且详细说来,若有半句假话,定不轻饶。”
那内应见宋清松口,心中一喜,赶忙将德清城内方腊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位置以及城防的薄弱之处,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你是……”内应说着话的功夫,那赵霖目光紧紧盯着对方的脸,像是在努力回忆着什么,思索片刻后,突然出声道,“你是黄文炳?”
赵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笃定,同时又透着一丝诧异。
“不是!”那内应像是被戳中了要害,神色瞬间慌乱起来,连忙抬手遮住脸面,试图躲避赵霖那锐利的目光。
他的动作极为迅速,仿佛只要被赵霖再多看一眼,就会彻底暴露身份。
宋清见此情形,心中疑窦顿生。
原本他就对这内应的出现有所怀疑,此刻见对方这般慌张的反应,更加觉得此事蹊跷。
他上前一步,目光如炬地盯着内应,厉声道:“藏头露尾,所为何事?若不老实交代,休怪我军法处置!”
那内应身子微微颤抖,在宋清和赵霖的逼视下,似乎意识到己经难以隐瞒。
他缓缓放下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罢了,罢了,没想到还是被赵大人认出来了。不错,我正是黄文炳。”
此刻的黄文炳,不再遮遮掩掩,眼神中却多了几分无奈与决绝。
赵霖冷哼一声,“哼,果然是你。你不在江州,来这德清城作甚?又为何自称城内内应,到底有何阴谋?”
赵霖连珠炮似的发问,每一个问题都首指关键。
黄文炳深吸一口气,说道:“赵大人,宋将军,黄某此举实出无奈。黄某之前去婺州访友,结果……唉!无奈只能屈身贼营,黄某己与诸位好汉分道扬镳。听闻官军收复失地,黄某便想投靠将军,献上这德清城的情报,以表诚意。”
黄文炳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宋清和赵霖的表情,试图从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