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居内。
一张四平八正的桌子。
两边各坐了两人。
一边是明治天皇、伊藤博文。
一边是慈禧、刘步蟾。
此番黄海大战,最大的官职也就是刘步蟾了。
所以陪同宋希一起谈判的也就只能是他了。
总不能再等着李鸿章来吧?
那得三月半年才能到啊。
明治最先说话。
“清国太后,您好,幸会。”
“天皇陛下,幸会!”
宋希也礼貌回复。
“清国太后,是否方便展示您的证明文件?”
伊藤博文试探性问了一句。
宋希慢慢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上面盖有光绪皇帝的印章。
原来,他早就有所准备。
从他准备亲征的时候,就开始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除了战事上的准备,还早早备好了委托书。
第一战就是拿小鬼子开刀。
所以这会,他从身上拿出委托书来就不出奇了。
伊藤,拿着那张委托书,仔细看来看去,差点就要把它给吃掉了。
看了许久,再递给天皇。
天皇看了看,再望向伊藤。
伊藤点点头。
心里不由得对眼前这个大清的太后多了几分疑心。
把这份委托书带在身上,说明大清一早就想对帝国动手。
一开始他们的目标就不仅仅是驱赶在半岛的帝国军队。
而是要以灭掉帝国的海陆军队为目的,从而占领帝国的土地。
想到这里,他甚至有点后怕。
“那我们开始?”
伊藤开口说道。
“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宋希直接开门见山。
“大清的诉求,主要有六点。”
“一是承认大清对人参国的宗主国地位。
二是战争赔款3亿白银。
三是小日子每年必须到大清朝贡。
四是大清在小日子永久驻军。
五是提供清国驻军地点和驻军费用。
六是开放沿海城市横滨、神户、福冈、广岛、长崎为通商口岸边,允许清国船只自由通航,允许清国人在此投资办厂。”
他一口说了那么多。
“我们谈判的内容,主要围绕着这六条条约的内容吧,别的就不用多说了。”
伊藤博文眼睛都瞪直了。
明治更是面如土色。
“我们一条条过吧!”
宋希懒得跟他们费口舌。
“第一条,有什么意见吗?”
“这个,我们没意见。”
“第二条,有意见吗?”
“这条,数额太大了,能不能少点。”
“这个,我们按照国际惯例,以及贵国的经济水平算出来的。我们算过了,这个对贵国来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清国太后,这数额太大了,是不是有点不合理啊?”
“首相大人,你要搞清楚。合不合理这个话题,不是今天谈判的重点。要是谈合理与否,就不会有今天这场谈判了。”
金额还嫌多?我这是按照当年甲午战争后,小日子逼迫大清要的数额。
没再多要你们的就算不错了。
“那偿还利息能不能再少点?”
“这是国际惯例,你们就不要揪着这些小问题不放了。”
“利息不能少的话,能不能头两年免息?”
“不行!”
宋希,这回都懒得跟他争辩了。
“而且,3年偿还期限不能变。”
他又加了一句。
旁边的另外两个人一直没怎么吭声。
刘步蟾不吭声,是因为他还不够资格出声,只是陪同太后的一个工具人。
明治不吭声,是因为他其实也是半个工具人,实际管事的都是伊藤博文,他只是负责点头摇头的。
“到第三条了,有意见没?”
第三条,对大清来说,只是多一个人跪拜,多一个人点头弯腰送贡品的事。
多它一个不多,少它一个不少。
但是,对小日子来说,那就不是点头弯腰一下子的事了。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羞辱。
条约一经签订,就等于行动上承认了大清对小日子的宗主国地位,虽然没有文字上的形式,但是这种行为已经向世人展示了小日子承认大清是老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