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驿站长途运到帝都给皇帝进献。
但是因为在朝廷里面,除了满族官员,还有汉族官员,这两个民族官员的饮食习惯是不相同的。
但是为了照顾满族人汉族人,皇帝就安排满族人吃满族菜,汉族人吃汉族菜,后来这些官员在私底下互相请客的时候,也按照这个模式去做,于是后来就有了满汉全席这个模式。
当然满汉全席也没有固定的菜品,也没有固定的数量,都只是根据宾客的珍贵程度以及主人家的富裕程度而定的。
在乾隆时期有一个姓李的文学家写了一本笔记,里面记录了一份满汉全席的菜品名录。
其中有一份就是驴打滚,驴打滚还有一个名字叫豆面糕,是把黄豆粉和糯米粉等等混合在一起,再放一点红糖,蒸熟之后就成为了一种糕点,这种东西是非常好吃的,现在还有。
比如现在北京人吃的饽饽,当时也是满族人在入关前吃的一种食物,主要是用白糖和面粉加一些菜籽油做成的。
清朝的皇帝入关之后就把这种饽饽作为了一种糕点,主要是在祭祀的时候使用,后来一些退休的御厨就把这种糕点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也吃到了这种东西。
但有一些八旗子弟他们吃腻了那些平常的食物,他们还追求一种变态的美食,比如说他们要吃火烧的鸭掌,有生吃活猴子的大脑,是非常残忍的,现在已经不提倡这种吃法了。
有人感到疑问,说清朝的时候那些人们是怎么打发时间的呢?我就给你们讲一讲。
在清朝的前期几个皇帝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到木兰围场去打猎,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游猎民族嘛,所以他们当皇帝之后也保持了这种习惯。
比如说进入山海关的清代第一位皇帝叫顺治皇帝,他死的时候只有20多岁,但是在一些史料里面就记载了他先后30多次去打猎的经历,基本上隔三四个月就要打一次猎。
康熙皇帝对打猎的兴趣更加浓厚,他多次在前往打猎的路上写信给驻守在京师的太子,说他打到的猎物有很多,而且多么肥。
之前给大家讲过雍正皇帝,他在位13年期间没有出去打猎,但是他在宫里也有休息的时候,比如说他就会穿上各种各样的服装,让画师给他画像。
现在保存在故宫里面的与雍正有关的画作是很多的。
至于乾隆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在各种各样的古画上面盖章,所以现在乾隆皇帝被称为盖章狂魔,他还有一种消遣的方式就是写诗,他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比全唐诗的总量还要多。
乾隆之后的皇帝是嘉庆皇帝,嘉庆皇帝他对打猎没什么兴趣,到了同治、光绪皇帝更没有出去打猎了。
我们再说一说那些宫里面的太监和宫女,他们平常都是做一些杂活,他们如果有休息时间他们怎么娱乐呢?
比如说宫女们他们会打牌,那个时候的牌叫马吊,就类似于现在的扑克,每个人拿一些牌,牌上面有一些图案,然后根据图案的不同再打出去。
比如说清代的文人群体,他们主要是干什么呢?他们主要是把脑袋埋在故纸堆里面去研究对古代文字的考据。
在全国的主要每一个全国的主要城市里面都有八旗子弟专门住的地方,这些八旗子弟传承了几代之后就没有了游牧民族的气魄,每天衣食无忧,就成群结队出去游玩或者在下雨的时候就直接去茶馆里面喝茶,喝一天茶,聊一整天,所以八旗子弟都是窝囊废,醉生梦死就是他们的标签。
至于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就会去听书、去看戏、去钓鱼。
你看过《红楼梦》你就知道《红楼梦》里面的每个丫鬟都有月钱,什么叫月钱呢?也相当于他们每个月的工资,其实在皇宫里面每个人也是有月钱的。
先来讲一讲那些妃子们,在清代的制度里面,后宫的妃子分为8个等级,包括皇后、皇贵妃、贵人等等。
后妃的工资叫做宫份,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年薪。
每个妃子除了这份年薪,还有另外的实物工资。
根据乾隆时期的一部史料记载,我们就说一说皇后的年薪和实物工资吧,皇后每年的年薪是1200两白银,2匹绸缎,2匹补缎,还有木棉花50斤,貂皮60张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皇后每天还有一些必须得到的物质,比如说每天会得到一只羊,一只鸭,一只鸡,一头猪,三斤金米,50斤面粉,10斤芝麻油,30个鸡蛋,一斤醋,15斤蔬菜,还有50根蜡烛,还有木炭100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