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断重新寻找新的人选。
如此几次操作下来,他便是有些筋疲力尽,并希望能够找到一劳永逸,彻底免去赋税的办法。
为此,他便将主意打到了佛教寺庙的头上。
"阿弥陀佛,老僧明白香主的难处了。"
微微拱了拱手,广济和尚便在李霖意外的眼神中缓缓起身,并自身后的抽屉出拿出了一份账本模样的册子,神情淡然的说道:"这杭州府,像香主这样有苦衷的人,老僧认识不少。"
"最后他们都在老僧这里得到了解决的法子,满意离去。"
"但净慈寺前不久刚刚遭遇了一场山火,后院尚有一座大殿未曾修缮,却不知香主是否愿意慷慨解囊,行善积德呢?"
因为左右四下无人,广济和尚索性打开了天窗说亮话,眉眼间涌动着一抹若隐若现的鄙夷。
什么一家老小难以糊口,都是屁话!
这大明朝的商税乃是历朝历代最低的,除却那些规规矩矩的市井小贩,有几人如实缴纳了?
至于那些田产耕地,更是被眼前似李霖这样的富绅豪商以各种各样的由头隐匿起来,甚至到了数量太大,仅靠读书人难以遮挡,需要寺庙为其提供庇护的程度了。
"大师快言快语。"
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颇有些口干舌燥的李霖便是眼神火热的许诺道:"若是大师愿意帮助,老朽愿意将今日船上的辎重尽数捐献给净慈寺。"
"事成之后,老朽还有重金相赠。"
还得是这些杭州府的僧人们"艺高人胆大",比那些畏手畏脚的官老爷们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今天这事,他算是找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