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 第238章 原因

第238章 原因

"老爷,小人斗胆,"

不知过了多久,庭院中的沉默被老管家涩然的声音所打破,也将詹徽恍惚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转而看向眼前这个先是伺候他父亲,而后又跟在他身旁的老管家。′q!u.k\a`n\s~h+u¨w?u′.+c,o^m*

"说。"

"老爷,您已经是当朝的吏部尚书,为何.."尽管已经跟在詹徽身旁多年,但老管家此刻仍是显得有些迟疑,说起话来也是哆哆嗦嗦,欲言又止。

"为何要理会那些白莲贼子?"未等老管家将话说完,詹徽便是眼神晦暗的将其打断,并主动道出了其心中所想。

"老爷英明。"老管家轻轻颔首,一张枯瘦的脸颊上满是不解。

那白莲教虽然号称有"佛母庇佑",信徒来世可登极乐,但凡是稍有些见识之人,便会知晓那些号称佛祖转世的白莲贼子不过是欺世盗名之辈,其用以蛊惑人心,拉拢信徒的"仙术"也仅仅是民间常见的戏法。

以自家老爷的身份和地位,何至于对那些"神棍们"另眼相待,甚至不惜冒着被锦衣卫发现,抄家灭族的风险,让他主动打入白莲教内部,继而接触到那王金刚奴。.g¨u`g_e?b.o?o·k?.,c_o?m.

"执刀之人,从来不会在意案板上的鱼肉从何而来.."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詹徽脸上突然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并将双眸投向身后的紫禁城。

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自是不会自甘堕落,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与那些乱臣贼子混为一谈,但假若这群乱臣贼子能够为他所用,那情况便不能一概而论了。

靠着与生俱来的政治嗅觉,他一直能够清楚感受到朝野中的暗流涌动,并提前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抉择。

正因如此,他方才能够在近乎于牵连了整个朝野的"空印案"和"郭桓案"中保全己身,并一直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倚重。

不过从今年五月,太子朱标病逝之后,他突然有些惊恐的发现,他引以为傲的"政治嗅觉"变得形同虚设。

按照他最初的设想,太子朱标虽是病逝,但其空出来的"储君"之位却会顺理成章的落到其长子朱允炆的头上,但后来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是让他手足无措。

正值壮年,且身体一向康健的太子妃吕氏"病逝";江夏侯长子周德兴淫乱宫廷,全家满门抄斩,燕王朱棣重创北元余孽,凯旋而归,并将王妃世子尽皆接到了南京,还奉命陪同那劳什子"税课司大使"赶赴杭州府查案。,k,a-n_s\h!u.c·m?s\.*c·o*m`

在这个过程中,还穿插着户部尚书赵勉因罪下狱,天子着令恢复各地被裁撤多年的船舶司,曹国公李景隆率使团出访日本倭国等一系列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意义重大的事件。

当然,真正促使他下定决心,准备利用那些满脑子都想着改朝换代的白莲贼子,还是因为朱元璋向他提前透露的秘辛:朱元璋准备将矛头对准全天下的士绅,整顿商税。

而这里面的"士绅"自然包括了他詹徽以及被他秘密隐匿在徽州府老家的田产地契,这些年,就连他自己都有些说不清楚了,挂靠在他名下的生意有多少。

在过去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朱元璋一直乾纲独断,凡是被其认定的事情,即便是昔日的太子朱标也难以令其"回心转意",故此为了保住"士绅"所拥有的特殊权利,他便自然而然的将主意打到了白莲教的头上,希望借此"祸水东引"。

毕竟以王金刚奴那伙人在暗中积蓄的势力,一旦下定决心起事,小则攻陷几座府县,大则波及全省,这等动静足以让紫禁城中的朱元璋意识到触碰到整个"士绅"阶层所面临的阻力。

历朝历代,哪位王侯将相敢与整个天下的利益阶层对立?

当然,他这样"铤而走险",其实还藏着难以言喻的苦衷:那浙江布政使陈立及杭州府一系列涉事的官员昔年均为他考核提拔。

甚至就连那因罪下狱的户部尚书赵勉,其实也是受了他的举荐,方才摆脱了"翰林学士"刘三吾女婿的这层身份,奉命执掌大明朝的钱袋子。

如今出了事,朱元璋那边虽然表面上没有怪罪,但内心必然会对他产生一丝不满乃至于怀疑,他需要靠着这蠢蠢欲动的"白莲教",重新赢回朱元璋的信任。

"行了,这里没你的事了,下去歇着吧。"

半晌,神情有些狰狞的詹徽渐渐缓过了神,自顾自的朝着身后的厢房而去,准备趁着思绪还算清醒的当口,先将朱元璋要求的"税课司权柄扩大"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