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台上的那场疾风骤雨是参天殿中圣贤的愤怒,是圣贤的责问,是蓄谋已久的得逞。*x/s~h·b-o?o!k/.\c?o-m′这场雨早该在三日之前停下。是闻潮生的「拒绝」,让那场大雨延续到了今日。阿水方才突如其来的一刀并非真正能威胁到那名自书院而来的天人境的老者,但指间传来的钻心的疼痛让他惊骇,让他下意识地暂且退去。他的惊骇,来自于自已对于现象认知的不理解。其实闻潮生在他的眼里也是三境,只不过因为在会武之上,他通过武弈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已,由此老者并没有将闻潮生当作三境来看,而阿水却是彻头彻脑的三境,即便她的身上似乎也有着秘密,与那二十四招中手持柴刀劈出了四境的威力,可怎么也不该砍中他才对。因为早在他点出破碎「细雪」的一指时,阿水便已经动了,由是老者其实早有防备,他之所以没躲,是因为他使用了「缩地成寸」中的部分道蕴之力,寻常五境之下的修士但凡无法参透他身法中的深远玄奥规律,便根本触碰不得他半分。闻潮生那一剑可能刺中他,是因为他对闻潮生动了杀心,主动出击想要灭杀闻潮生,被闻潮生从中抓住了一瞬而逝的战机。至于阿水……怎么可能在那个时候那一刀劈在那个不可能出现的位置?巨大的反差带来荒谬,荒谬带来惊骇,惊骇滋生恐惧。由是这一刀方能短暂逼退老者。实际上,阿水的那一刀只是在老人的手指上留下了一道较深的伤口,无法斩断天人受道蕴所护的筋骨。但即便如此,在自已有所防备的情况下,被一名看上去只有三境的修士砍伤,即便没有外人在场,老者自已的自尊便已无法忍受,他立于雨中,周身聚势,竟是引得风雨暂歇,压迫化为海浪奔涌而来,要将雨中的二人彻底吞没溺毙。“两只爬虫蝼蚁,今日要尔等死无葬身之地!”老人一掌对这二人摁出,风雨之中竟见混沌,身遭十丈之内的无数自天穹倾泻的珠雨在此刻之间尽数歇停于半空之中,形成了一道密密麻麻诡异的幕帘,那些珠雨被神秘的力量笼罩覆盖,鸣颤了短暂的霎那,而后脆弱的身躯终于承受不住这无形的道则之力,倏然炸开!密密麻麻的帘幕化为白色浪墙,接着凝成了一只巨大的手掌自高空狠狠朝着二人拍来!此乃参天殿内传下的儒术「覆巢」。可为云雨而动,可为赤阳而动。覆巢之下,绝无完卵。此掌而过,在尚未完全落下之时,掌下二人便已见死局,阿水单手紧紧握住柴刀,目如寒星。她有话要说,却又无需再说。因为闻潮生已经出剑了。闻潮生并指,一剑对着天穹那遮天巨掌刺去。剑意璨明,闻潮生似是扑火而去的飞蛾。手中无剑,他便以身作剑,那枇杷树下杯中的一叶轻舟若是不够炽烈,不如便弃去扁舟,孤身入海!求个粉身碎骨,求个刹那芳华!剑指与巨掌掌心相触,那一瞬间闻潮生仿佛又跌入了当初在苦海县内吕先生赐给他的一杯翠绿的茶海之中,见了水中火,见了海底舟。它极其锋利,却又不够锋利,破不开这遮天蔽月的一掌。但闻潮生却在海中瞥见了足够锋利的一剑。原来不是那片海,不是那叶舟,更不是水中火。 而是那个被一剑穿心的他自已。恍惚间,闻潮生看着眼前舟火化剑的炽烈已至近前,他便在海中弹指出剑,指尖沾了一片海,与穿心而来的一剑针锋相对,只是与时光轻擦的交锋,便破了那缕水中火,淹了那叶海上舟。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他却走了很久。于是,从这过去杯海中刺来的一剑,便放肆无匹,嚣张狂傲地从老者那交织着天地道蕴的掌心中活活撕开了一道缝隙!这道缝隙出现的一霎那,阿水忽然动了,恐怖的丹海之力忽然沸腾,以几乎自毁的暴烈方式瞬间贯通了右腿膝上三窍,全身七百二十窍在这一刻再度共鸣,炽烈毁灭的丹海神力游走全身,犹如仙人吐息,霸道力量回归全身的每一个角落,纵然只是极为短暂的时间,却以足够阿水突破那道掌心的缝隙,瞬至老者面前。她抬刀,目光与老者相触,后者神情一滞,好似忽置身白骨如山的战场,天穹残阳如血,身遭京观无数。冰冷恐惧席卷他的全身,让他无法动弹。阿水一刀斩下,气贯如海,老者下意识抬手,却见天旋地转,见到了自已鲜血喷涌的无头尸体。不远处,落于闻潮生身上的掌势瞬间消弭,重新化为无数水珠,粒粒摔落于地,但闻潮生单膝跪地,披头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