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抗日峰火之铁血川军团 > 第491章 民生(五)

第491章 民生(五)

,从前的下属都断了往来,你我素未谋面,反倒记挂着我们。”

杨峰捧起几包精心挑选的补药,轻轻放在桌上:“老太太,这点心意您别嫌弃。知道您身子操劳,特意备了些滋补药材,还有孩子们爱吃的点心。”高氏连连摆手:“无功不受禄,太破费了!”杨峰笑着说:“您当年跟着杜长官南征北战,在枪林弹雨里都面不改色,这份胆识,晚辈打心底敬佩!”这番话让高氏眼眶泛红,嘴角却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些陈年旧事,难为你还记在心里。”

一旁,几个警卫早和杜家的孩子们熟络起来。十六七岁的少年们围在一起谈天说地,最小的孩子也被逗得咯咯直笑。曹秀清望着这温馨的一幕,眼眶微微湿润,快步走到杨峰面前,声音发颤地问道:“杨长官,冒昧相问...您可曾听闻我先生的半点消息?我多方打听,却始终没有他的下落...”

杨峰确认院外孩童追逐声渐远,压低嗓音对高氏与曹秀清道:\"二位请放宽心,杜长官只是被俘,性命并无大碍。只要守得云开,他日定能重逢。\"曹秀清攥紧衣襟,指尖泛白:\"杨长官,此话当真?\"

\"确凿无疑。\"杨峰郑重点头,\"他被关押在北平功德林监狱,正接受妥善医治。那些老病根,杜太太想必比谁都清楚。\"话音未落,曹秀清的泪水已决堤般滑落,反复呢喃\"活着就好\"。高氏眼眶泛红,颤抖着摸索拐杖,强撑着起身:\"谢天谢地...\"

杨峰从怀中取出文书,递到曹秀清面前:\"我在台北新开了间农产品商行,想请杜太太过去担任职员。工作轻松,时间宽裕,待遇从优。\"曹秀清见扬峰目光诚恳,终是点头应下。

\"明日辰时,我派人来接您。\"杨峰起身告辞时,不着痕迹将鼓囊囊的信封塞在条案下方。直到吉普车轰鸣声彻底消散,小女儿翻找糖果时,才发现这个藏在角落的信封。曹秀清颤抖着拆开,整整齐齐码着2000新台币,夹在其中的便签写着娟秀小字:\"给孩子们添置冬衣\"。

\"这是雪中送炭的大恩情。\"高氏抚着信封,浑浊的眼睛泛起泪光,\"杜家欠了杨长官一份天大的人情。\"曹秀清望着漆黑的夜幕,握紧了婆婆的手,屋内飘着点心甜香,孩子们的笑声与她轻轻的啜泣声,在暖黄的灯光里融成一团。

早上,孩子们捧着白米粥,就着白面馒头吃得香甜,欢声笑语在狭小的房间里回荡。曹秀清望着眼前的景象,嘴角终于扬起了久违的笑容。她打开老旧的木柜,取出那件压在箱底的藏青色旗袍——这是早年随丈夫出席宴会时添置的,虽已有些褪色,却依然整洁体面。对着巴掌大的小镜子仔细整理好鬓发,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出门。

院外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曹秀清郑重地叮嘱孩子们:\"该上学的别耽误,在家的好好照看祖母。\"几个孩子脆生生地应下。推开门,就见杨晓峰笔挺地立在车前,笑着抬手示意:\"杜夫人,请随我来。\"

车厢内,曹秀清微微拘谨地攥着衣角。杨晓峰见状,温声宽慰:\"杜夫人不必紧张,杨长官待人宽厚,工作也轻松。咱们这卖的都是自家农场的新鲜货,记账、理货都简单。\"

车子停在\"永丰农产品商行\"门前,烫金招牌在阳光下泛着光。身着素雅工装的职员们大多是军官眷属,见车停下,纷纷投来友善的目光。经理郭小姐快步迎上来,她是郭将军的侄女,笑容亲切:\"曹大姐,可算把您盼来了!快随我看看工位。\"

杨晓峰向郭经理点头致意:\"中午记得带杜太太熟悉环境,务必多照应。\"说罢,朝曹秀清微微颔首,转身离去。曹秀清望着整洁明亮的柜台,摸着崭新的算盘,心中那簇熄灭许久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燃起了微光。

台北市郊官邸内,红木座钟滴答作响。蒋建丰摩挲着密报上\"杨峰接济杜聿明家眷\"的字迹,忽而轻笑出声:\"这小子倒有几分菩萨心肠。\"旋即神色一黯,指尖叩着檀木桌面,\"当年淮海那摊子事......也算我们欠杜家的。既然有人照拂,随他去吧。\"

\"局座,您还有事吗?\"躬身立在案前的军事情报局探员垂首发问,胸前的铭牌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此人曾是保密局旧部,改组后仍负责岛内情报刺探。

\"他近来只与几位赋闲老将往来,每日带着下属考察农场、整理旧档,未见异常。\"蒋建丰将密报搁回青瓷笔洗,挥了挥手。待探员退至长廊拐角,他才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暮色中的淡水河凝神。

忽有勤务兵推门疾入:\"报告!俞济时将军求见。\"蒋建丰指尖微顿,迅速将散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