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过,凶恶的人也碰到过。”
“这个女人怎么看都不像坏人,更不像会纵火危害社会的。”
“就在着火前几分钟,她还跟我不停地交流,说她女儿刚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心情特别好,还准备过段时间请朋友聚聚。”
“有说有笑,轻轻松松,哪里有一点马上要犯罪的迹象!你说别人干这事我或许会信,说他我绝对不信!”
不只是售票员这么认为,这个女人的丈夫更是坚决否认。
他非常生气,毫不犹豫地说:你说她是纵火危害客车,纯粹是胡说八道。
我们两口子从打工开始,努力了七八年,这两年日子才好起来。
我们在白城市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一年也能有几十万的收入,平时我负责公司,明年我们还打算扩大规模,肯定会赚得更多。
你们说,我们全家顺顺当当,在这个光景,她有什么理由要做这种傻事?
而且上个月女儿刚找到好工作,马上要转正,我们还准备全家一起去国外旅游,签证都办好了。
这时候你说他不想活了,要犯罪,这谁能信?谁犯罪也轮不到他!
当然,警方并没有立即相信他们的话。后经过反复的背景调查,证明这个李姓女子确实没有作案动机。
车上乘客中,没有一个和她以前有过交集,不可能是报复仇人去爆炸纵火。
至于发泄不满,似乎也不太可能。谁会在家庭和睦富裕,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突然去搞这种烂事?
而且,她性格温和开朗,绝非偏激狭隘的人,这种人最不可能做这种事。
一般来说,胖子心里不会藏着掖着几件事,来弄的自己难受,不然就根本胖不起来,心宽体胖不就是这个理吗?
况且,李根本没有弄到易燃物的渠道,也完全不懂爆炸原理,连点火工具都没接触过。
显然,李某不太可能是罪犯,但所有证据又指向他她,刑侦工作因此陷入了困境。
在确定为刑事案件以后,1996 此案被列为公安部督办案件,也是年度重大案件之一。
公安局的压力很大,被要求尽快破案。
纵火案不同于其他案件,大火一烧,现场痕迹毁灭殆尽,现场破坏严重,想要还原是极其困难的。
以市级公安的刑侦水平,能够走到锁定胖女是“嫌疑人”这一步,就己经很不简单了。
无可奈何之下,市公安局向公安部求助。
公安部马上命令全国纵火爆炸刑侦专家刘光宇赶赴现场,协助破案。
刘光宇是闻名的爆炸研究专家,公安部八大“特聘刑侦专家”之一。
他曾参与数十起特大爆炸案件的现场勘察,是业内顶尖的高手。
就在去年的 1995年 2 月 14 日,行驶在东阳市黄普江大桥上的一辆公交车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了 12 人死亡的悲惨后果。
刘光宇赶到现场仔细研究,判定为江苏宜兴市的民工张华与一同打工的同乡李明为爱自尽自爆。
这两人是同性恋,由于社会较为保守,两人认为爱情没有出路,选择在情人节这天自爆殉情。
刘光宇是个警察,也是个研究者。从 1980 年开始独立处理重大爆炸案件以来,他始终不懈进取。
在开展爆炸残留物分布基本规律课题探究时,他与上海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伙伴们,用不同的药量,先后进行爆炸实验十多次。
每次爆炸结束,他们都在炸坑周边及外侧取土,背回实验室展开理化分析,总结不同距离分布不同密度的爆炸残留物。
一年过去,他们背回的土竟然多达两吨多。
到达现场以后,刘光宇精心研究了很长时间。
他推测,从表面现象来看,李姓女子确实有很大嫌疑。
正常情况下,如果不是凶手自爆,绝对不会将炸药放在自己腿间。
但李姓女子没有作案的动机,也没有获取炸药的渠道和实施爆破的本事。
刘光宇觉得,现场肯定有一些被遗漏的线索。他和助手、法医等人再次认真地在现场梳理,前后查看了数千个碎片,终于有了意外的收获。
他们发现了几块特别细小的黑色导线碎片,相对均匀地分布在从车厢前部到后部。
刘光宇和助手马上心头一喜!
这个线索意味着什么?李姓女子很可能不是凶手,而是一个人体炸弹。
歹徒不是李姓女子,而是车厢后部的某个家伙。
这歹徒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