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企图拉响手榴弹的身影,又是一个干净利落的点射!“砰!”子弹正中目标。刘代华当场毙命!
枪声就是信号!附近的武警战士闻声最先赶到。紧接着,公安干警们也从不同方向包抄过来。四名受伤未死的歹徒(浦兴府、钟小平、刘建亚、胡荣府)被彻底制服,束手就擒!时间:一九九零年九月二十六日下午三点十五分。现场缴获的战利品触目惊心:手枪三支(均已上膛)、子弹四十二发、塑料催泪手枪一支、手榴弹三枚(其中一枚拉火环已套在歹徒手指上,盖子拧开)、电警棍一支,以及被抢走的现金一万两千余元。当其他搜索队伍听到枪声,从四面八方火速增援赶到青龙沟时,战斗已经结束。看着被抬下山的歹徒(一死四伤)和缴获的武器弹药,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后怕——只要反应慢半秒,后果不堪设想!后经审问得知:在震惊全国的1990年荆门“月亮湖储蓄所劫案”背后,是以刘代华为首的犯罪团伙长达数月的精心策划与罪恶准备。刘代华,四川重庆人,原为香烟批发个体户。并非简单的生意失败,而是因走私、偷漏巨额税款受到法律制裁后,心怀怨恨,彻底滑向犯罪的深渊。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决心干一票“大的”。刘代华深知单打独斗难成气候,他将目光投向了社会的阴暗角落。他精心物色并纠集了浦兴府、钟小平、刘建亚、胡荣府等人。这些人绝非善类,有的是几进宫的劳改释放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反侦查和犯罪“经验”;有的是以盗窃为生的惯盗,手法娴熟;还有的是好逸恶劳的游手好闲之徒,渴望不劳而获的横财。刘代华利用他们的贪婪和对社会的不满,将他们牢牢绑在自己的罪恶的战车上。每次作案,该团伙经过明确分工,刘代华自任“总指挥”,负责整个行动的策划、组织和现场指挥。其他成员则根据“能力”和“胆量”,分别承担实施抢劫、暴力控制、外围警戒以及断后掩护等具体任务。他们知道抢劫银行是刀口舔血的勾当,暴力对抗不可避免,刘代华认为没有火力强大的武器,根本难成气候。于是,他亲自带着心腹成员(主要是刘建亚),通过地下非法渠道,费尽心机地搞到了一批足以发动小型战斗的武器弹药。案发当日,他们携带三把手枪(均已上膛,随时可击发),备有42子弹,确保有足够的持续火力压制反抗和对抗追捕。还配备一把塑料催泪手枪,意图在遭遇抵抗或人群时制造混乱,掩护逃跑。并准备了三枚军用手榴弹,这是他们穷途末路时准备用于制造更大伤亡或负隅顽抗的终极凶器。甚至连用于近距离制服和控制目标的电击棍等细节都考虑到了。实际上在抢劫银行案之前,该团伙曾于1990年9月12日下午在重庆南岸南山公园煤窑湾,持枪抢劫了两辆客货两用车,并将其中一名司机勒死,将另一名司机的头部打成重伤。在重庆警方对他们进行通缉时,他们流窜到荆门后,像幽灵般在荆门城区转遍了大街小巷。他们对银行网点、储蓄所的位置、人流量、安保情况、周边环境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和对比分析。经过反复权衡,他们最终将贪婪的目光锁定在月亮湖储蓄所。刘代华之所以选择这里,他认为紧邻207国道和复杂地形(东宝山),认为实在不行,就往山上逃。尤其是储蓄所周边及通往郊野的道路、山岭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确定好对月亮湖储蓄所下手之前,在1990年9月25日上午,也就是行动前一天,刘代华亲自出马,进行最后一次关键性踩点侦察。他伪装成普通客户或路人,进入月亮湖储蓄所内部窥视,近距离观察柜台布局、工作人员状态、安防设施(如报警按钮位置)、运钞时间以及内部空间结构。然而,就在他暗自盘算时,适逢有行人进入或工作人员有所警觉,为免打草惊蛇,他只得强作镇定,暂时罢手撤离。在踩点中虽然储蓄所内部人员有所警觉,但未能动摇其决心。刘代华迅速带领团伙成员转移至马路对面相对隐蔽的月亮湖旅社。他们在旅社房间内闭门不出,进行最后的密谋。摊开画的草图地图和自己观察到室内情况,反复推演行动步骤、进出路线、人员站位、突发状况应对方案,并再次明确分工和暗号。刘代华团伙自诩计划天衣无缝,从人员、武器、目标到退路,每一步都经过了“精心”构筑。这份“周密”确实让他们在抢劫实施的初期显得行动迅速、手段凶残。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两股力量:一是公安机关高效的应急反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