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这次任务,上面似乎并不抱太大希望,但我们还是有成功的可能。¢搜???搜-?ˉ小ˉe说??网3#: <首3发^
我个人分析,只要阻止小脚盆这次窃取冀州鼎的行动,就算成功了。
“没想到,我还能再见到这东西!”旁边的大乌龟赑屃忽然开口说道。
“你见过这冀州鼎?”我顺口问道。
按照正常的历史线来说,大禹王乃是轩辕黄帝的玄孙,赑屃是黄帝时代的神兽,按说不应该见过后朝铸造的东西才对。
“当然,那年轩辕黄帝要铸造九州鼎来镇压九州气运,当时的工匠绘制了羊皮图,制作了模型,那模型我是见过的。只是这个成品我是第一次见到。”
老乌龟赑屃的话应该是可信的,它没有骗我们的理由,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但是,镇压九州气运这话我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了,但是一直不太理解,按说九州气运应该让它彻底活跃起来,爆发出来,才更利于大夏的发展才对,为什么要镇压呢?
于是,我便向赑屃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前辈,为什么要镇压九州气运呢?气运只有爆发,才更利于国家的发展才对吧?”
赑屃摇晃着大脑袋,竟然也叹了口气,“这话说来就长了,要知道,天地气运之争一直就存在,这些你们这些后世的娃子们应该知道吧?”
我们几个都点点头,没有出声,唯恐打断了老乌龟的讲述。~小·说′宅* \最,新′章~节~更,新`快-
“原本气运应该是爆发出来,才更利于九州的发展。气运是个笼统的说法,气运包含的东西很多,比如天地灵气、地脉之力、信仰、气候很多的东西,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地灵气,其次就是地脉之力、信仰,这些力量都是可以撼天动地的。”
老乌龟说的很慢,但是每个字我都听得很清楚。
原本我也没有仔细思考过“气运”到底是什么,现在老乌龟赑屃一解释,瞬间让这个虚无缥缈的词语具象化了。
这个说法带入历史,确实非常有道理,比如“信仰”,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可都是伴随着信仰的崩塌。
有句话叫“人心所向”,一个人的人心所向无足轻重,但是上万人呢?百万人呢?千万人呢?
这种力量虽然无形,但是却比很多有形的东西都更加有力量,无论创造力还是破坏力,只要人心所向,那就所向披靡。/x~t,i¨a~n\l*a`i/.`c/o,m·
漫天诸佛,各路神仙,无不盯着人间的信仰,争相派遣代理人在人间立庙传道。
“但是,随着天地气运之争一次比一次的激烈,最终人族的力量已经完全无法抗衡上界,如果人间的所有气运都被掠夺完了,那人间就将成为一片废土,无论人还是动物,甚至是所有草木都无法生存。”
大乌龟赑屃再次开口,打断了我的思绪。
“人皇轩辕正是看到了这种结果,所以他才决定打造九州鼎,利用九州鼎,将人间的气运牢牢的镇压住,虽然这样会让人间灵气更加稀薄,对人族的修炼和寿命有很大影响,但至少可以保证人族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只是,赑屃可能没有想到,打造九州鼎,用了几代人的时间,直到大禹王时代才完成。
“要知道,在巫妖量劫之前,普通的人族,寿命也可以长达几百年,一些修士更是可以活到千年乃至万年。龙汉时代,龙凤麒麟玄龟四族实力相当,相互制约,气运并不会向任何一方聚拢。”
“但总有贪心之人,想要独享天地气运,最终酿成了龙汉量劫。”
“四族退出洪荒之后,巫妖两族崛起,巫族掌管地界,妖族掌管天界,两族实力相当,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但最终因为贪念,造成了巫妖两族的没落。”
“巫妖两族退出历史舞台,人族成为天地主角,而人族吸取了前几次量劫的教训,三清最终定下了仙人不得过问人间事的规矩,而修炼成仙的人也必须飞升天界,不得在人间逗留。”
“不断的有修士从人间吸收气运修炼成仙,而随后带着这些气运飞升天界,如此日复一日,人间的气运几乎被上界掠夺殆尽,像轩辕黄帝那样的圣人,甚至都无法修成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