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魂穿刘禅,再现大汉第三帝国 > 第400章 不需要刘禅亲自过河西走廊

第400章 不需要刘禅亲自过河西走廊

的补给便不是大问题。

撤军,一方面是节省消耗,另一方面则是要去应对一下蠢蠢欲动的先零羌。

他们打起来的是大汉的旗帜,自然而然的继承了与先零羌百年互相攻杀的仇恨。

刘禅知道,这些先零羌一首在磨刀霍霍,时刻关注着自己。

一旦他们听到汉军战败或者受挫的消息,极大概率就会起兵攻击自己的后方。

先零羌虽然衰落,但是根据探子得到的情报显示,他们依旧拥有着出动五千胡骑的实力。

而且不能将先零羌当成一个单独的个体来看,说不定匈奴人会趁机掺和一手。

这样的话,他们能出动的胡人骑兵数量就不可预测了,甚至上万骑都有可能。

目光放的更长远一些的话,刘禅则是需要考虑如何好好治理一下凉州了。

对于汉人的治理还好说,有完整的规章制度,诸葛亮做得非常完美。

编户齐民,组织屯田,只要掌握住人口,朝廷便能完成收税工作。

但是对牧民的收税就非常麻烦了。

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一般是以上贡代替收税,至于上贡的数目也是由上贡者自己估摸。

税收手段落后,而且还让王朝对游牧群体的掌控力非常弱。

一定要将对牧民的税收制度建设起来,让后世的君主看到掌控牧民的好处。

他们才不会被佞臣忽悠瘸以至于搞出放弃边区领土的神经操作。

对牧民进行税收这方面,刘禅也较难从历史中寻求借鉴。

第一个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政权是北魏,然而他们的文臣武将百官是没有俸禄的。

因为草原游牧政权,没有税收概念也没有财政观念只有上贡观念。

给别人封个官位,让他自己去抢。

抢到的东西就是他的收入。

然后掂量掂量给皇帝(其实是大汗)和其他上级上贡一部分,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啦。

他们不把国土看做领土,而是当做狩猎场。

上面生存的百姓也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们掠夺的对象。

税收改革,才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碰到的真正难题。

儒生们编写的史书过于强调礼制改革,有些舍本逐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