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了有功人士的心。”
“但也请诸位大人继续再接再厉;”
“这首先啊,要把这个新式高产稻种,就命名为成都高产二号吧。”
“把成都高产二号彻底掌握,然后尽快的把种植技术规范和稻种推广下去,早一点造福黎民;”
“其次,那就是再接再厉。”
“成都高产一号产量为每亩两百多斤,如今二号就己经是三百多斤了,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但本王更希望看到产量更高的成都高产三号、西号、五号六号出现,到时候,别说加官进爵、本王给你们立庙著书都不成问题,哈哈哈……”
朱至澍开怀的笑着,勉励着眼前这些精干的西南官员。
研究出高产稻种,看似功劳不如前线获得了多大的胜利、斩杀了多少敌人、攻略了多少地盘,但在朱至澍的心里,这份功绩一点都不比他们差!值得重重封赏!
“臣等遵旨,必不负殿下厚望!”
一众大臣和工作人员行礼拜道。
“好了,各做各事、继续忙活去吧,等收好了,本王亲自扶秤。”
“本王也歇够了,忙去咯。”
朱至澍兴致满满,卷起特意换上的短打衣服的袖子和裤腿便走下了田,亲手捧起一捆稻谷,送到踩脱粒机的一人的手上。
轻车熟路、毫不显生涩。
这活,朱至澍小时候可没少做,记忆都刻在灵魂深处呢。
也就是诸位随行的大臣怕出意外、不让朱至澍去踩那个脱粒机,不然朱至澍都想去回味下那玩意儿的。
以前啊,朱至澍踩脱粒机也是一把好手,踩起来呜呜作响,能和隔壁田的人比赛呢。
但朱桎澍还没忙活几下呢,远远的便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众人抬头一看:
只见一队鲜衣怒马、背后插着一面面写着字的小旗的信使,风驰电掣一般、快速的从成都城的方向向朱至澍这边赶来;
一边赶来还一边嗷嗷大喊,只是一开始离得远听不清,等走近了才渐渐听的清晰,这队人是在高喊:
“大同大捷、大同大捷!”
“建奴伪皇太后、伪豫亲王授首,斩俘数万!”
“大同大捷、大同大捷!”
“建奴伪皇太后、伪豫亲王授首,斩俘数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