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抓获的一些满清女子,听他说都是些内外命妇。”
“他看本王府中侍女不多,非得送一批过来做侍女。”
“其实本王是不想要的,虽然是满清女子,但也是女子不是?赏赐给有功的将士做妾侍,为我大明多生些子女岂不更好?就这样放在王府做花瓶,属实是浪费了。”
朱至澍惋惜的说道。
除了有些得意之外,眼神中的惋惜却也是真情实意,没有半点虚假。
朱至澍是真的认为王府中养这么多侍女是浪费。
虽然百官都说王府下人少,但其实可一点都不少,朱至澍依稀记得足有好几百、近千人呢。
这近千人中,有半数都是二十岁上下、正值大好青春的女子。
这还只是王府,加上其它官员家中,那得有多少女子在高门大院中虚耗了年华、蹉跎了岁月?
其实哪用得着这么多人服侍,好好的组成个家庭、为大明多生些孩子、多创造些生产力不香吗?
但服侍的人多少,也是天家的脸面之一,朱至澍拗不过,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了。
但朱至澍己经在思考拟旨限制蓄奴数量了,好释放出更多的生产力。
最起码要限制汉人奴仆的数量,至于其它民族或者是他国之人,朱至澍就懒得管了,甚至还可以适当的鼓励,然后征收奴仆税、再开条财源。
饱暖思淫欲,家庭条件好了总会有蓄养奴仆的需求的,这是堵不住的,不如加以引导、然后适当的利用。
“殿下高风亮节、勤俭朴素,下官钦佩不己。”
“难怪殿下麾下强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都是殿下以身作则的功劳啊。”
“若是人人都能如殿下这般,何愁天下不靖、西海不宁?”
“下官回去之后必当将殿下之言进献于家主,劝说其减少家中奴仆数量,好让更多良家子弟能正常生活。”
郑芝豹可是人精。
在感慨于西南的赫赫战功之时,也品出了蜀王殿下话中的深意,主动表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