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人,谢大人。^1^5~1/t/x/t`.~c?o^m+”
河南布政司使急促找到工部侍郎张昇和翰林编修谢丕。“开封百姓怨声载道,征调的徭役根本不参与挖河工程。”衙署外还在淅淅沥沥下着雨,河南布政司使冒雨前来,脸色焦急。张昇哼了一声,道:“这是国策,是蔚王定下的国策,谁敢耽误国策实施,你都司做什么吃的?将这群刁民全部抓起来!”谢丕蹙眉,作为谢迁的次子,谢丕科考成绩极好,是一甲探花,外人都称呼其为谢探花。自幼深受儒学熏陶,加上谢迁的悉心栽培,忠君爱国,爱民如子已经刻在谢丕的骨子里了。他对工部侍郎张昇的漠视很是不满,反驳道:“既然百姓不满,吾等身为官吏,又怎能不听百姓的声音?”“百姓之所以不满,无外乎就是才受大灾,又征徭役,百姓都没了生计,还要为朝廷做事,换位思考,谁会愿意?”张昇道:“这是蔚王定下的国策!小民安知蔚王雄才大略?”“此番束水冲沙工程结束,黄河沉寂多年淤泥一旦被清理,未来黄河蓄水能力更强,可保数十年不会水灾滥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道理他们难道不懂?”“现在苦一苦怎么了?”谢丕据理力争:“此番若是继续逼迫下去,开封百姓未必不会造反!”张昇淡淡的道:“费大人赈灾的队伍马上就到开封,朝廷也免了他们一年之赋税,如此还不行?还要如何?”谢丕道:“以工代赈,有偿征调徭役,减轻百姓压力,难题自解。”河南布政司使急忙道:“谢大人高见,可现在那边的百姓已经开始纷纷叫嚷,有反抗之势。”张昇微微蹙眉。谢丕道:“带本官去,本官劝一劝他们。”张昇沉默片刻,厉声制止谢丕道:“你是负责国策的差官,地方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你去管?”“谢大人,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吧!”谢丕并未理会张昇,对他很是鄙视,对河南布政司使道:“带我去堤坝岸边,我自会劝说百姓。”“谢大人高义。”河南布政司使立刻带着谢丕,亲自给他撑着雨伞,态度恭敬的请谢丕离去。张昇望着这名年轻正直的翰林官,不由眼睑微微垂下。谢阁老,老夫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奈何你家儿子还是太年轻。……开封段,黄河岸边。雨越来越大,百姓们被都司官兵围在中间,征调过来挖河的百姓纷纷罢工。河南布政司使振臂高呼道:“诸位乡亲,安静,安静!”“朝廷天使,翰林大老爷有话要说!”“谢探花,您请。”谢丕满意的点点头,看着这群百姓,不由心里不是滋味,遭遇了如此大灾,竟还要被征调徭役,这对百姓来说是何等的打击。谢迁压了压手道:“诸位,本官翰林院谢丕!”“本官知道委屈你们了,本官对你们保证,会立刻请朝廷拨款,此后凡参与开凿挖河工程的百姓,管两餐。每日可得十文钱银子!”以工代赈,难题自解,本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群尸位素餐的地方官,简直一群酒囊饭袋,如此简单的事竟都做不好!有愧河南百姓,朝廷真该罢了他们的职啊!百姓们激动雀跃,踊跃高呼道:“多谢谢大人,多谢谢大人!”“谢阁老为国为民,小谢大人更是体恤百姓!”百姓纷纷跪拜,对谢丕感恩戴德。 不远处,工部侍郎张昇撑着雨伞,淡漠的看了一眼,又默然的乜了一眼河南布政司使,然后撑着雨伞离去。“大人。”“谢大人此举,简直,简直……”张昇摇摇头,感慨道:“他是好官。”“但却不会做官。”他已经救不了谢丕了,能做的他也都做了,但谢丕没理会他,甚至还对他冷嘲热讽。可做官不是这么做的。想要在位置上做点实事,也不是凭着一腔热血,爱民如子就能成功的。你真以为河南三司蠢笨到如此程度?他们难道不知道怎么安抚百姓的情绪?可他们敢做吗?他们对你如此恭敬,真以为他们是给谢阁老面子吗?他们只是在利用你而已。……紫禁城,武英殿。新婚燕尔的朱厚照,终于不情愿的回到监国的工作中。旋即就听到黄河决堤的大事,好在父皇和小老弟出手给他顶住了压力。有你们真好哇!朱厚照脸上露出笑容。司礼监太监刘瑾走来,拿了一封奏本,对朱厚照道:“太子爷,这是谢丕请求以工代赈安抚河南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