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沈乐怡的回答,陆经理追问道:“既然是这样,沈总不是更应该想办法拿到更多的融资才对么?”
“但相比于融资,我更在意的是,平台的掌控权还在不在我的手上。”沈乐怡回答的很是中肯。
“即便会因此拿到的融资很少?”
“是的。”
“我懂了,不过有个问题还是想跟沈总确定一下,假如有一个方案,可以既满足你对于话语权的要求,还能在资金和技术层面都扶持到平台的情况下,关于5%的股权是不是可以做出调整?”
沈乐怡挑眉,不过开口的却是方镜棠,“不知道陆经理的方案是什么?我们总要看过才能确定。”
这就是没把话说死,说明双方是有谈判的空间的,陆经理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示意助理拿出一份文件。
“两位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企鹅给到‘天天送’的融资方案,可以说是最大的诚意了。”
沈乐怡接过文件,跟方镜棠一起埋头看了起来。
半晌,她有些意外地抬眸,看向对面。
“三千万?”还是美金?
没记错的话,小蓝外卖当初B轮融资的时候,才拿到不到一千万美金的融资吧?
企鹅竟然如此大手笔?上来就是三千万美金不说,所求的股权还仅仅是15%。
要知道,当初花为可只用了一百万人民币的投资,就拿到了“天天送”10%的股权。
都不用去瞧,她就能猜到,方镜棠肯定是心动了。
毕竟这个融资金额一出,意味着花为此前的投资回报率达到了十倍还不止。
这是多么大的业绩,若是这一单成了,那方镜棠立刻晋升为副总监都没人会提出质疑。
果然,在听到陆经理肯定的答复后,方镜棠凑到她耳边低声道:“看来企鹅对这次的投资,是志在必得啊。”
沈乐怡却只是意外了一下,之后就看起了具体的合同条款。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以“天天送”现今的规模,如果是拿到一千万的融资,她还有那个自信。
可现在这个数字翻了三番,那她就要考虑这个馅饼里是不是埋着什么雷了。
企鹅又不是什么慈善企业,肯给出这个报价,一定是要从“天天送”这里拿到几倍甚至更多的回报。
如果仅仅是股权,沈乐怡倒不会多抗拒,怕的就是,对方要的更多。
而事实也是如此。
方镜棠替沈乐怡问出了她的所想,“陆经理,咱们的谈判到了这一步,企鹅拿出这么多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您总得透露一下吧?”
陆丰,也就是陆经理微挑了下眉,“很简单,我们要求‘天天送’可以做到三年内的回报率达到80%以上。”
这几乎就是相当于百分百回本了,果然,馅饼后面往往伴随着陷阱。
如果说,没有小黄等资本的入局以及后面长达几年之久的价格补贴战,没准“天天送”还真能实现这个目标。
可话说回来,要是没有这个如果,那她也没必要这么急着拉投资了呀。
想通了这些,再去看手里的合同,对沈乐怡的诱惑力就没那么大了。
方镜棠却是想劝沈乐怡答应,毕竟在她看来,以“天天送”目前的发展态势,再有这几千万资金的注入,别说三年,估计一年就能实现跟小蓝外卖的分庭抗礼。
到那时,所带来的营收,肯定轻松突破一亿大关。
所以,三年实现80%的投资回报率,对“天天送”来说,实在是太轻松了。
这也是她在看完合同后,认为企鹅很有诚意的原因。
这不怪方镜棠,毕竟前世,就连小蓝外卖都没能预料到,这场价格补贴战会持续了五年甚至是更久。
以至于在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压力之下,市场份额被对家一再蚕食,最后更是从老大的位置掉到了第二名。
这些还未发生的前车之鉴,就是沈乐怡时刻放在心里的警钟,虽无法对人言,却足够她在做每一步决策时进行参考。
“陆经理,不得不说,这份合同确实足够诱人。”
合同内,除了三千万美元的资金注入,还包括沈乐怡最看重的技术扶持。
可以说,全都切实搔到了沈乐怡的最痒处。
即便方镜棠作为职业投资人,都挑不出这份合同的大毛病来。
然而让她和陆丰两人意外的是,沈乐怡竟然还是拒绝了。
“对于企鹅能够给‘天天送’如此高的估值,我很感激,但还请您理解,80%的回报率实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