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首接告诉康熙,秦宛央表示小孩在总是比大人好忽悠的。
康熙年纪大了三观己经定型了,太子嘛,他年纪小,有无限的可能。
若是康熙达不到她的要求,她也不是不能首接让太子登基。
到时候怎么让上康熙自动退位呢?
哦~只能忽悠他去修仙了。
要是他修不了仙,就说他心不诚~
她私心里也想弥补一下遗憾,如果这个平行时空的晚清不再经历那些战乱,首接过渡到共和,她的西万万同胞都会觉得欣慰。
“那皇帝要是不上钩怎么办呀?”
“就目前呢,康熙把国家当成他的所有物,他现在又不是昏君,他不会不想发展国家。
没有一个明君会拒绝青史留名,没有一个皇帝会拒绝成为千古一帝。
再说了,地府一游,他很想要功德的。”
被秦宛央念叨的康熙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梁九功一阵紧张,皇上要是病了指定是他没伺候好,一顿板子少不了他的。
急吼吼的从太医院拉来一个太医。
太医院院判一阵折腾,得出结论;皇上没事,连汤药都不用吃。
康熙左手拿着现代都市图片右手拿着食谱,温声道:“保成啊,神兽给你这个图的时候是怎么讲的?
还有三千界的事再和阿玛仔细讲一讲,神兽当时具体是怎么说的,一个字都不要漏。”
小太子像一个学舌的小鹦鹉,一字一句重复着他和系统的对话。
听完小太子的话,康熙久久不能平静,他从未感觉过他们如此渺小。
是不是在神明的史书里,只会记载某某小千界,他连个名字都不会有。
他想起东晋·葛洪《神仙传·麻姑》记载的:转眼之间沧海桑田,又想起书上说的,井蛙与海,夏虫与冰。
他就是那个井底之蛙和不知冬日的夏虫。
不知道思绪飘了多久,他回过神来。
他现在只是个凡人啊,为什么要想那么多,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他当初也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除掉了鳌拜。
第一步:他只要在人间的历史上青史留名就够了。
一万年太久,他只争朝夕。
翻开食谱上面有各种蒸煎炸炒。
光图片上的各种红彤彤绿油油看起来就十分美味的样子。
这些他都知道。
只是那些食材上面写了土豆、玉米、红薯,产量很高,可以做主食。
康熙心里激动,这些东西他知道啊,底下有人献上过。
只是他不知道产量,也就没有引起重视。
划一块地,让大司农去研究。
什么?土豆种的不好容易有晚疫病?这个也让农院研究一下,必须搞清楚。
后面还有各种榨油的植物,丰富百姓的食谱,推广,必须推广。
康熙似乎看到了青史留名,千古一帝在向他招手,恍惚之间似乎与无数玄黄的功德将他笼罩,笑的合不拢嘴。
正所谓天予拂取,反受其咎啊,这些个政绩和功德他就都笑纳了。
康熙收拾好激动的心情,连夜召见大臣,乾清宫里乌泱泱挤满了人,康熙一一吩咐下去。
翌日,朝会议事,正式定下给战神全国立庙的章程。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整个国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