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从俘虏到将军从长征到抗美援朝 > 第464章 向日葵潜伏计划

第464章 向日葵潜伏计划

平壤,利民公司副经理谢和赓把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情况编成电报汇报给了赵骥。*求\书~帮· ,嶵?歆·章-结.庚¢鑫¨筷·

前段时间,按照朝鲜方面的请求,东野把156师、164师、166师三个主要由朝鲜族官兵构成的部队成建制移交给了北军指挥,分别编成为第七、第五和第六师团。

军队指挥权虽然交了,但党组织关系却没交,也就是说,这三个师包括北军的许多高级将领其实依旧是我们的人,原时空中,组织关系要在1954年才会转给劳动党。

谢和赓按照赵骥的指示在这三支部队里都架设了秘密电台,按照党的命令高于行政命令这一原则,部队平时虽然照常执行北军的军令,但当赵骥向他们发出命令时,他们必须优先执行赵骥的命令。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驳驳”响了两声,谢和赓连忙起身打开门把来人请进屋内:“快进来”。

“你今天是来买电报机配件的”,谢和赓把一盒配件递给对方,“赵司令有指示,从现在开始,你的代号叫做向日葵”。

来人急切地问道:“那组织给我的具体任务是什么?”。_兰\兰_雯_血` ¢免·废¨粤^犊\

“利用你侦察局长的身份掩护我方秘密电台活动”,谢和赓打开抽屉又取出一张纸递上去,“不过这才是最紧要的任务,向日葵嘛,当然要时时刻刻盯紧太阳的动向,越是兵荒马乱的时刻越要跟紧了”。

“好,我都记下了”,来人掏出火柴把看过的纸点燃扔进烟缸,“请组织放心,我一定全力完成好这项任务”。

……

同一时间,大兴安岭的茫茫雪山中,赵骥正跟随部队一起进行拉练。

这次拉练突出几个重点,冬季、野外、山地!

“司令员,电报机冻住了,暂时没法对外发报”,通讯处长辛玥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雪走到赵骥面前,“我在浙江老家时从来没想到过雪竟然能下得这么大”。

“别光讲问题”,涉雪行军对人的体力消耗非常大,赵骥扶着腰大口呼吸,但很快就感觉自己的整个肺都被冻透了,又不得不强忍着憋住气小口小口地喘,“关于通讯器材保暖的问题,你们通讯处得拿个办法出来才行”。

“看来你这次提出拉练的意见是正确的,很多问题坐在办公室里想是想不到、想不全的”,傅秋涛在旁说道,“作战部队报告了很多以前没遇到过的新问题上来,别说通讯器材了,就连炮管都冻缩了不能正常发射”。\新^丸·本¨榊~占′ ~哽.欣¨最¨快?

由于中央让赵骥兼任了政委职务,傅秋涛现在变成了副政委,但他对此并不在意,仍然兢兢业业地干着老本行,没事了就往基层跑,亲自听取战士们的意见反馈。

“咱们五野的战士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最远不过黄河以南,对严寒天气十分不习惯,不少人都出现了冻伤的情况,而且在这种气温条件下,无论宿营还是吃饭都是大麻烦”。

后世很多观众在看了电影长津湖以后都为战士们遭遇的极度逆境而落泪,其实真实的战场上困难更大,零下几十度的野外再加上严重消耗的体能,随便一个闪失就能夺走一条生命。

赵骥看着傅秋涛被冻得通红的脸说:“这趟拉练回去以后,多请些山里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去部队给战士们讲讲课,他们进山打猎一去就是好几天,肯定有保暖的秘诀”。

这个时代说,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后世网络说,高手在民间,东北深山老林里的猎人们对于如何避风、怎么挖雪窝睡觉、衣裤鞋袜哪种做成形制才保暖是最有发言权的。

郭勋祺这时候也凑上来说道:“我也有个建议,我老家西川有种食物叫油茶,是从西康的藏民那边传过来的做法,跟北方油茶不是一个东西,食用起来非常方便,不用生火烹煮,而且吃完抗饿得很”。

赵骥前世吃过西川油茶,那是一种把米粉或者豆粉用油炒出来的食物,里边还要加上盐、猪油、芝麻、花生、油酥等佐料,简首就是健身党最深恶痛绝的热量炸弹,但放在眼下却是不折不扣的绝佳行军口粮。

原时空轨迹中,功德林学习班也曾开发出一种类似的炒面,只不过他们是用小麦粉配上玉米粉、豆粉等炒熟,而西川油茶的热量则要更高。

这趟冬训拉练的收获极大,赵骥让傅秋涛组建成立了一个专班,专门负责收集部队暴露出的大大小小各种问题,然后又一个一个的研究制定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再组织战士们进行学习训练。

冬天还没过完,莫斯科那边的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