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战争终于爆发了!
南北双方军队压根儿不是一个量级,北军的主要人员架构是抗倭时期的游击队和东北抗联战士,后来还首接成建制编入了三个东野的正规师,而南方军队不过就是倭据时期的伪军换了块招牌,哪里会是对手。?零~点^墈*书, _追!嶵^辛¨蟑_洁?
在武器、兵员全面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北军的攻势可谓势如破竹,仅用三天时间就攻下了汉城,一个月时间就打到釜山,占领了整个半岛差不多九成的领土。
这个时间点上,别说南伪军了,就算当地的美国驻军也打不过北军,眼瞅着就要被赶下大海了。
釜山外围,北军第六师团长方虎山远远望着被轰得烟尘滚滚的南伪阵地,忍不住低声自言自语道:“五野的人都说赵司令料事如神,难不成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两天前,第六师团的秘密电台接到了来自野司的命令,要求他们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
野司在这份电报中说,经研判,美国极有可能会派出一支援军于仁川地区登陆,把北军的补给线和退路给拦腰截断,到时候一定不要有任何犹豫,也不要理会北军总参谋部发出的任何指令,只管一门心思地沿着东海岸往北跑。-暁*说_C,M-S. *已_发!布,罪^薪+蟑^結`
美国人真的会从仁川登陆吗?方虎山对此心有犹疑,他是知道仁川那地方的,潮汐落差最大时能高达十米,每个月仅有一天满潮,而且满潮那天还只有早晚各三个小时的登陆时间窗口,说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也不为过。
美国人真能从这种地方顺利登陆?!
不管自己怎么想,作为原东野第166师政委,军令如山是刻进了方虎山骨子里的习惯,他还是按照野司的指示率部缓缓后退脱离交火,并沿着半岛东缘派出前导部队进行敌情侦察、道路疏通和粮食囤积。
此时此刻,沈阳的赵骥同样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朝鲜战场局势:“第156、第164、第166师有没有按照命令着手撤退准备?”
“他们都在执行了”,参谋长陈奇涵立即回答,“崔仁、李德山、方虎山都是久经考验的可靠同志,何况还有武亭同志在,我认为不用担心他们的服从性问题”。
北军第二军团长武亭是参加过平江起义的老红军,方虎山和崔仁也是八路军出身,陈奇涵当年任军委参谋处长时与他们有过接触,有一定的了解。¨狐/恋!蚊¢穴¨ ·耕_歆`最~哙~
“那就好,美军那边有最新情报送来吗?能确定驻倭美军现在的位置吗?”
“驻倭美军的情报侦搜难度太大,很难及时掌握它们的确切位置”,陈奇涵回答完犹豫片刻,然后用试探的语气接着问道,“我们这么做是不是冒险了一点,万一……我是说万一,美军如果没有在仁川登陆或者登陆失败的话,我们却让三个朝鲜师临阵撤退,后续的麻烦纠纷可不是件小事,是不是应该谨慎一点?”
“不用”,赵骥摆摆手断然说,“骄兵必败,北军实在太轻敌了,他们过于低估美军的技术能力和战术创新了”。
这个时间点上,我们己经三次通过外交渠道提醒北军加强仁川防务了,其内部也有不少将领提出了类似的担忧,但对方决策层却执拗地轻信苏联方面“美军无大规模反攻能力”的情报,还借机清洗了不少动摇军心的“亲华派”官兵。
“通知谢和赓,叫他现在就可以出发去仁川了”,赵骥坚持自己的判断,“只要美军一到,立即通知我们的三个师撤退,不要有任何犹豫,执行命令吧!”
“是!”
仁川港,谢和赓带着几名警卫和报务员装扮成本地商人的样子,携带电台秘密潜入附近,他们特意租下了一间坐落在山上、视野开阔的旅店,确保自己可以随时看得到港口海面的一举一动。
“北军太松懈啦”,谢和赓俯瞰着港口喃喃自语,北军在仁川仅仅部署了一个团千余人的兵力,其中绝大多数还是新兵,美军一旦来攻,除非老天爷不让,否则就凭这千号新兵是绝无可能阻击对方登陆的。
谢和赓回头看了眼桌子上的台历,今天己经9月14号了,明天就是司令员“根据水文”猜测的美军登陆时间,到时候就能见到分晓啦。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警卫员就火燎燎地把谢和赓从床上拽了起来:“美国鬼子来啦!”
谢和赓大惊,翻身而起快步来到窗前:“天啊!真的又叫司令员给说中了!”
窗外的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两栖登陆舰和护航军舰,一面疯狂开炮压制月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