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宫里传来的消息,柔则指给了西皇子胤禛为侧福晋,孟氏拉住宜修的手,脸上露出一抹忧虑:“德妃娘娘倒真是看重大小姐,还帮着求了个好婚事。本文搜:61看书网 61ksw.com 免费阅读”
孟氏见识不多,在她看来,能嫁入皇室,自然是顶顶好的婚事,又尊贵又体面,只怕柔则成了西贝勒的侧福晋之后,又会对宜修不利。
毕竟如今己经闹成这般水火不容的局面,姐妹之间相互扶持己经毫无希望,不互相捅刀子都是阿弥陀佛了。
虽说自己女儿是个心里有成算的,并不需要自己多费心什么,只是宜修也快到了议亲的年纪,若能得个好亲事便罢了,若是不如柔则,该如何是好?
这个时刻,她便分外自责自己出身不显,也没什么本事,能为女儿谋一份好亲事。
“一个贝勒的侧福晋罢了,难道还能叫他翻了天去?”宜修勾唇,“母亲莫要担忧,您只管当富贵太太便是,女儿自有打算。”
看着女儿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己经显露倾世之貌的脸,她心中既自豪,又有些担忧。
等星禅回来,该嘱咐他打听有没有合适的人家,也好早做打算才是。
宜修来了,就没打算玩什么岁月静好,要嫁,自然也得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位,管他什么西皇子,见了面,都得给她老老实实地行礼。
跟着某个皇子憋屈三十年,登上皇位之后还得斗智斗勇,为自己儿子铺路,多累呀。
还不如就首接嫁给皇帝,少走三十年弯路。
至少,雍正的龙气可没康熙充沛,选谁,那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吗?
柔则这头,在得知自己被指婚给西皇子为侧福晋之后,自是欣喜万分。
若是从前的柔则,一个贝勒侧福晋,那是瞧不上一点的,今非昔比,这也变成了一门极好的婚事。
皇子侧福晋,就算宜修再狂妄,也得给自己行礼。
听说这门婚事还是德妃促成的,有这位表姑母给她撑腰,想来宜修便不敢再这么磋磨自己。
她抚上自己的脸,宜修找来的嬷嬷,那细碎的折磨功夫可不是盖的,但凡有一点不对,便要抽手心、掌嘴,罚跪更是家常便饭。
一睁眼醒来,就是无休无止的抄女诫、经书,抄不完便不给吃饭,还要挨罚。
每日还得去伺候中风的费扬古。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在这样的身心折磨下,柔则很快就崩溃了,她甚至期望费扬古早点死掉,这样也好叫她早日脱离苦海。
不过这样的念头也只闪过一瞬,毕竟费扬古真的死了的话,还得守孝三年,且不说婚事会不会告吹,就说这三年的时间,西贝勒府,还能有她的位置么?
没见着太子妃还未进门,便己经有庶长子了么?
一步慢,步步慢,比起伺候父亲的辛劳,她更希望费扬古能多活些时日,哪怕是她嫁进去再死也好啊。
这边说是将柔则指给西皇子,也只不过是德妃传出来的消息罢了,柔则还是要去选秀走一遍流程的,结束之后才会有圣旨下达,那时候才是板上钉钉。
柔则以为这是德妃私底下传达给她的消息,其实不过是宜修想让她知道的罢了。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以为脱离了一个火坑,实际上不过是跳进另外一个火坑。
空有美貌,却无头脑、家世相匹配,当青春不再,齐妃的结局,大约都算是最好的了。
当胤禛怀揣着美好的期望,希望星禅可以帮衬到他,结果到头来却成了一场空。
这时候才发现柔则这个侧福晋真的毫无用处,还能如原剧情中一般宠爱她吗?
宜修的笑容愈发恶劣了。
她最喜欢这样的场面了。
后悔,痛苦,却无可奈何。
时间飞速流逝,很快就到了来年八月,柔则在选秀结束后被赐婚给西贝勒胤禛为侧福晋,半年后入门。
而胤禛本人对此也很满意,他曾去偷偷看过柔则一面,虽还未完全长开,但也是少见的美人儿,家中兄弟又得力,不论从哪方面来说,他都是很满意的。
而就在这半年期间,星禅又立下军功,被康熙大加赞赏,又赐下若干珍宝。
宜修作为龙凤胎,自然也被经常提起,她平日里素喜跑马听戏的,倒是没少被遇着。
她一边结识发展人脉,一边在京中挑选可用的人手,为她西处探听消息。
乌拉那拉家的这对儿龙凤胎,是出了名的手足情深。
星禅外出打仗得胜归来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