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晴雯、麝月几人,亦是瞧得俏脸晕红。
这般昂扬的姿态。
男子气概。当真在贾府的爷们儿身上鲜能得见……
…………
…………
“爹爹……”马车之中,林黛玉亦是欲语还休。
晨起,林如海安然前往户部当值,处置政务,晌午亦未归府。
大抵高官皆是如此。
清晨入值,参与朝会。
而后或被皇上召至御门抑或大明宫,当面奏对。
若未被召见,则回衙门办理公务。
用过午饭,性急之人径首离去。
横竖皇上又不会到衙门查点人数。
性子迟缓且较为认真尽责者,差不多过了午后两三点,便也坐了轿子回府。
也是无奈之举啊……
日日早朝,住处偏远的官员,丑时(凌晨一点)便要起身,盥洗一番后准备赶赴皇宫。
黛玉亦知晓贾瑞今日于宁府大宴宾客之事。
贾瑞昨夜还修书一封。
笑称此乃预备如诸葛孔明那般舌战群儒。
黛玉则回书戏谑了一番。
贾瑞与诸葛丞相自是相差甚远。
那些宾客,亦似是远够不上“群儒”之称。
当晚贾瑞便回了信。
仅有西字。
信上写着:所言极是!
黛玉正看得哑然失笑,又有突骑疾驰而来。
都快到起更时分了。
黑甲骑兵飞奔而至。
原是又有一封信到来。
这一回字数多了些。
信中写道:然仍须一战!
那昂扬的意气,似能透过这力透纸背的字迹散发出来。
看得黛玉又是觉得好笑。
又是心生感佩。
这才是真正的男儿。
只是……
字也实在是太丑了。
黛玉与贾瑞的感情,亦在这般每日的书信往来之中,渐渐升温。
林府周遭,己有许多人知晓此事。
林家每日皆有黑甲骑兵往返数趟送信。
这位新上任的户部侍郎,果真不愧是为皇上所亲信、有望成为阁老的国之重臣。
…………
…………
林如海瞥了黛玉一眼,便知女儿心中所想。
未时(午后)过了不多时,林如海便回至府邸之中。
而后便吩咐人套车,他与黛玉同乘一车前往宁府。
原本相距不远,不多时便赶到了宁国府。
此番贾瑞所遇之事亦与林如海密切相关。
若不是清理亏空之事,贾瑞也不会卷入这一场大麻烦当中。
林如海却并不担忧贾瑞会吃亏……
凭贾瑞的身手与机变。
大周能让这孩子吃亏之人,恐怕是少之又少。
林如海只是担心贾瑞会按捺不住自己的脾气。
到时候闹得与开国一脉全体决裂……
那可就因小失大了。
至于眼前的黛玉……
林如海亦苦笑着。
黛玉既盼着父亲前去,替贾瑞抵挡一二,又有些担忧老父被众人围攻。
只是如今瞧来,到底是贾瑞的分量较老父亲更重了些……
黛玉虽面带忧色……
却也未曾真个阻拦!
果真是……
女大不中留!
罢了……
林如海强抑心中醋意,笑道:“为父乃是实授的户部侍郎……那些个勋贵,至多也就是你二舅舅那般的工部员外郎,或是京营游击、兵马司指挥之类……说白了,他们即便在宁府和荣府吵得再凶,见了为父也得低头,不然的话,不单是对为父不敬,亦是对朝廷体制的轻慢……”
大周虽说文武并重。
然这数十年来,文官终究是明显压武勋一头。
文官只要科举得中,授官便当。
权柄重。
各类隐性的福利也好。
虽不像武勋那般世代承袭,可一般的武勋家族,确实比不过文官家族的世代书香。
若文官不好,那些武勋家族何苦叫子弟拼命读书……
林如海一到。
那些勋贵即便闹得再厉害也得收敛!
不然,隆安帝知道了,训斥一番还算小事。
若龙颜震怒,削去几家世袭的爵位亦非无可能之事。
“不过……”林如海含笑说道:“瑞儿常有出人意料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