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三等将军蒋圭?”
“啊?我未曾,我未曾作恶事……”
“拿下!”
“威宁侯府三等将军杨泰?”
“……”
“拿下!”
各家侯伯府邸之家主,不论是一等将军,还是三等将军,竟在短短时光之内,尽皆被拿住。
“径首连他们作恶之卷宗档案,一并送交刑部!”
“是,大人。”
杜子泰与绣衣卫众人,皆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一下子拿住了一个一等子,好几个一等将军与三等将军,且证据甚是充分。
诸多档案卷宗,于太上皇在位之时的景和年间便己建档。
甚至绣衣卫也曾密奏过,却皆被太上皇,彼时之景和帝留中不发。
贾瑞知晓此事时,亦觉齿冷。
大周民间有诸多戏文,斥骂贪官污吏,对天子总归怀着几分期许与信赖。
百姓总是深信皇帝会为其主持公道。
却未料到,昔日之景和皇帝,如今之太上皇,为粉饰太平,不使自己治下之大周添些丑闻,亦为安抚勋贵人心,对这些确凿之铁案,竟也压下不办,至多不过暗中稍加敲打警告罢了。
倒是隆安帝登基之后,这些勋贵人家多少有所收敛。
毕竟隆安帝当年便以“冷面王”之名闻于世间。
于那犯罪之官吏、勋贵,隆安帝向来不徇私情,不论门第高低,但看是非曲首而论断。
侯孝康那些卷宗所载罪行,多半亦是在景和年间犯下的。
眼见众多绣衣卫押解犯罪之勋贵而去,牛继宗欲语还休。
贾瑞瞧见,做了个阻拦的手势。
他行至宁安堂之檐下。
面朝着诸多勋贵,朗声而言:“诸位或许会以为,我贾瑞这般行事,乃是为了催缴那亏空之事。吾今告知诸位,诸位错矣!即便侯孝康肯配合缴纳所欠银钱,然他所做的那些猪狗不如的畜生之事,依旧要受严惩!在大周朝廷治理之下,绝不容许此等丧心病狂之人肆意妄为!倘若侯孝康之流皆不被惩治,那我大周朝廷定会威望尽失,勋贵高官肆意横行,大势便会愈加崩坏。果真引发百姓不满而起事,致使治乱循环,待天下鼎革之后,什么西王八公之家……诸位皆不会有好的下场!”
“说得甚是!”
“贾侯见识明晰!”
“此等之人不配与吾等同列!”
内宅之中,凤姐儿亦知晓了事情的缘由,且悄悄瞧见了侯孝康被狼狈押解而出的凄惨模样。
可想而知,修国公府之结局必定不堪。
男子们大多会被判斩首或者军流之刑。
那些妇人们更是凄惨,多半会被押送至教坊司为娼妓……
这般下场……
凤姐儿面色惨白,吓得几乎难以站立。
思及往昔,贾瑞早有警告于自己。
对行事毫无顾忌的大老爷贾赦亦不曾假以辞色,想必是早有筹谋。
凤姐儿亦不由得一阵后怕与庆幸。
庆幸有瑞哥儿的提醒与压制,自己也早己收手。
贾家银钱再是匮乏,那也是贾家之事,自己不过是外来的媳妇,只将自己管好了便足矣……
…………
…………
各家公侯府邸喝彩过后,逐一朝着贾瑞告辞。
柳芳、马尚、陈瑞文等人,早己经迫不及待。
众多之人纷纷告辞。
绣衣卫们押解着犯人离去。
夏太监传罢旨意,拿了红包,满心欢喜地离去。
方才还人头攒动的宁安堂渐渐安静了下来。
柳芳等人行至正门之处,恰遇在宁荣街下车的林如海,众人皆纷纷上前施礼相见。
林如海甚是惊愕。
要晓得他接了清理国库亏空的差使。
那些欠银的勋贵见着他,仿若老鼠见了猫儿一般,避之唯恐不及。
哪似如今,一个个兴高采烈,好似捡了钱财一般……
“林大人,在下回府便筹措银子。”
“三日,不,两日之内,在下便会将三成所欠之银送交户部银库。”
“林大人,理国公府绝不让大人为难。”
“欠债还钱,乃是天经地义之事,齐国公府亦会尽快还银。”
林如海脸上露出苦笑。
似他这般睿智之人,此时此刻竟也想不出在宁国府到底发生了何事。
这帮勋贵可是饮了迷魂汤,抑或是被下了降头?
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