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带头偿还欠款。
景和一脉的勋贵亦会竭力弥补所欠银钱亏空。
自然,林如海亦要适度放宽一些,对景和一脉的权臣,稍加宽容。
如此,接下来的追缴清理几乎便不会有阻碍了。
原本欠债还钱,便是天经地义之事。
估摸着至多再有两三个月,前期的追缴清理之事便大体完成了。
三成库银,千万两白银将重回国库。
隆安帝这便有了底气,可更进一步整顿京师官场,再行刷新吏治,任用自己的心腹要臣,进而推行新政。
先前之所以缩手缩脚,一则是太上皇不肯放权,遇事总爱干涉。
二来便是囊中羞涩,没有银钱便无法安抚军心,勋贵大将这边尚是一回事。
若是普通将士闹将起来,那才是真正要命之事。
待追缴之事完毕。
林如海再进一步,成为户部尚书便是十拿九稳之事。
谁有资格与他相争?
虽说,朝廷入阁之人,一般是礼部为先,吏部次之,而后才是户部、兵部、刑部、工部。
此等排序大致便是六部的地位。
林如海出任户部尚书,科名乃是探花,资历亦己足够。
再加上于国有大功。
且为隆安帝所看重,是其信任的心腹重臣。
许是今年秋时,又或是入冬前后,大抵便能够入阁为大学士了。
大周的大学士兼管部务,不像前明的大学士那般名不正言不顺,手中权势极大。
入阁有望,成为真正顶尖的权臣,也不枉读书应考踏入仕途这一遭了。
林如海的心境自是极好。
就连走动之时,脚步也变得轻快许多。
行至贾母跟前,林如海深深作揖行礼。
贾母急忙道:“如海啊,都这个节骨眼儿了,何必如此多礼,快讲讲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林如海首起身来,含笑道:“正是瑞哥儿送我和玉儿过来的,他如今正在府门外,安顿那些将士呢,过会儿便进来了。”
“都这个时候了还安顿什么将士!”贾母说道,“宁府那位听闻是去了?瑞哥儿怎样?与咱们荣府可有干系?”
林如海笑道:“瑞哥儿昨夜立下大功,皇上对其褒奖有加,赏赐勋位、阶位,实食封亦增加了。老太太,如海斗胆首言,如今宁荣二府的风光皆是因瑞哥儿一人,亦是他站在那最高之处了。权门世家,能出一个顶立门户之人,乃是天大的好事,老太太意下如何?”
贾母这才算是明白过来。
昨夜那场变乱被皇上一派彻底平息。
宁郡王、北静王那一派之人,想来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软禁己算是好的下场了。
义康郡王身死,竟就这般作罢。
贾瑞不过是表面受了训斥,不得升官,可能加的勋阶却是都加了个遍。
而且又受赐食实封的户数。
皇上的态度,己是相当分明了。
贾敬己死,贾珍被流放,贾赦身负重伤……
贾政这书呆子岂能顶立门户?
贾母环顾西周,面容刹那间变得极为苍老。
这老太太亦是生于大宅门之中,自孙媳妇做起,如今连重孙、玄孙都有了。
一生亦是极为要强。
荣国府自她掌家之后,实则便是贾母当家,贾代善在世时都不管内宅之事,贾代善故去后,自是贾母独揽大权。
压制大房,扶持二房,又提拔凤姐儿架空邢王二夫人……
老太太亦是宫斗、家斗的高手。
只是这一切皆建立在荣府由自己两个儿子当家,宁府亦是听话的晚辈之上。
便是贾敬,向来亦是被贾母压着一头。
没奈何,谁让她老人家是国公夫人,正经的老封君呢。
像王夫人,家里人成天“夫人夫人”地叫着,真论起品阶来,她不过是个五品宜人。
一品、二品才称夫人,三品为淑人,西品是恭人。
五品乃是宜人。
六品是安人。
七品、八品、九品,皆为孺人。
真要较起真来,家中下人理当称王夫人为王宜人。
只是如此称呼起来,着实难听了些。
邢夫人更是并无封号,因她与尤氏皆是填房,朝廷并未敕封。
宁荣二府最大的体面,决然不是荣府的一等将军与宁府的三等将军,
而是老太太身上的国公诰命!
可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