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自身能力尚可,又有贾家扶持。
半年多前,王子腾由京营节度使擢升为九省都统制,即九边都统制,外出巡边去了。
此职位,看似升官,实则明升暗降。
开国勋贵这一脉,于隆安帝心中,多是向着太上皇那边之人。
况且其中庸碌之人甚多,有才干者稀少,实难与景和一脉相较。
王子腾遭受明升暗降,亦是隆安帝拉拢赵国公姜铎之手段。
九边都统制虽有巡阅之职,却不能独掌一地大权。
论及真正实权,尚不及一镇总兵。
首至九省都点检,才算稍有实际权力,不过是监察弹劾之权罢了。
王子腾后来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奉旨返京入阁,于半路偶感风寒,错服一剂汤药,便一命呜呼。
恐亦是隆安帝在其中有所作为。
到得那时,开国一脉己然彻底失势,只能任由皇帝着手铲除。
如今有了个贾瑞,加之开国一脉改换门庭,方才有了一线生机。
这其中的关窍。
便是为官多年之人,亦未必能全然知晓。
荣禧堂里的那妇人与那发话的纨绔子弟,哪能懂得其中的玄机?
在他们眼中,贾瑞不过是个侥幸晋升的小人。
靠着贾家的祖荫与王家的威名侥幸得势。
于是便自行脑补出贾瑞得志便猖狂,在贾家宁荣二府抢夺权势。
如此一来,此次上门吵闹,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贾瑞走进之时,除了南安太妃与北静王妃之外,其余众人皆站起身来。
镇国公牛继宗的继室夫人,一脸苦笑。
石光珠、马尚、陈瑞文等人的夫人或者太夫人,身份地位皆不够。
虽是焦急,却也没有资格劝解调和。
南安太妃神色恬淡安详,眼中有好奇与探寻之意。
北静王妃脸上则有明显的幸灾乐祸之情。
这些能够在内宅安坐的贵妇人们,好歹也知晓一些内中情由。
北静王水溶自是对贾瑞深恶痛绝。
其王妃自是怀着恶意来看这一场热闹……
东平王府与西宁王府的太妃并未前来。
南安王府本与贾家交谊深厚,然贾母避而不见,南安太妃也不会为了贾家强自出头去得罪王家。
说到底,贾家虽有贾瑞,王家亦有王子腾,两家的实力皆不弱。
南安王府偏向哪一方都非明智之举。
贾瑞进门之际,宝玉正跃跃欲试。
那说话的王礼,还有一旁的王仁、王德,皆是宝玉的嫡亲表兄弟。
宝玉原打算带着李氏夫人,还有王礼、王仁、王德几人,一同前往佛堂去见王夫人。
如此,佛堂的禁锢便可解除。
只是贾瑞一进来,宝玉脸色一变,神色讪讪地往后退了两步。
经过这许多次的交道,宝玉也晓得有些惧怕了。
只是在有心人眼中。
宝玉的作态,更是贾瑞打压贾家嫡脉的明证。
王礼等人己冷笑起来。
几个男子尚未言语,坐在南安太妃身旁的一个少女霍地站了起来。
贾瑞冷眼瞧了一下。
相貌甚是姣好。
五官精致之中透着一丝英气,眉宇开阔,先前脸上带着笑意,亦能看出其明媚洒脱,且毫无机心。
寻常女子,没有这般气质。
只是,这女子对着贾瑞,却是横眉怒目。
“二哥哥,你好好的一个男儿,怎的这般胆小怕事,难道有人能吃了你不成?”
少女说话发音不准。
这“二哥哥”,听着像“爱哥哥”。
贾瑞一听,便知是谁了。
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鼎的侄女,亦是十二钗正册中的一人,史湘云。
闻得史湘云之言,宝玉似得了些底气,缓缓地便欲起身。
贾瑞冷眼觑了觑,沉声道:“宝玉,你若不想好好的,尽可任意施为。”
宝玉面色一凛,双眸中隐有怒意,然他性子实在是怯懦惯了。
自荣府大开中门迎贾瑞入内之后,贾家亦是正式接纳了贾瑞。
如今之贾瑞,己非宝玉可公然与之相抗之人。
贾瑞可以留宝玉安然无恙。
前提是,这个猪队友莫要总是给自己招惹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