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做到让皇帝十分满意的程度,才有机会再进一步。
无功劳则不予赏赐,有过错必定惩处。
即便有功劳,有时亦不愿赏赐,只因皇上对世家勋贵,潜意识里便存有防范与敌意。
因在身为皇子之时,隆安帝不愿与世家贵族妥协,于诸位皇子当中,隆安帝凭的是实干、能吃苦、可担当政务,默默且踏实做事,方被倦于朝政的太上皇选中。
亦是因其他皇子争斗太过凶狠。
义忠亲王与其余数位出众的皇子,算是同归于尽了。
隆安帝年长、踏实、精细,且熟谙政务,终得登上帝位。
只是其性情中的缺点亦是颇为显著。
幸而贾瑞根基着实不稳固。
尚有时间可慢慢经营。
然林如海心中明白。
限制手段不会持续太久了。
荣国府里,上上下下皆欢喜。
贾母面上满是笑意,犹如花朵绽放。
这老太太,今日可算是这段时日里最为高兴的一日。
贾府得以脱离大难。
林如海料想入阁之事己是板上钉钉。
这便等同于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外援。
虽有王夫人投毒之事,然贾家并未包庇,亦令王夫人入佛堂礼佛去了。
林如海还不至于对贾府寒心到不相往来的境地。
实情也确是如此。
黛玉时常过来给外祖母请安问好。
林如海虽不常来,偶尔也会过来一两次。
贾瑞摆脱危机,又借运粮之事,在神京大大地露了一回脸。
地位愈发稳固。
这两件喜事,着实令荣府上下众人欢喜非常。
荣府之中,为此大摆宴席。
并未邀请外人。
而是将代儒老夫妇请了来,自然是请至上座,与贾母并肩而坐。
而后,左手一侧坐着贾政、贾效、贾敦等人。
再往下是贾琏、贾环、贾琮、贾琼、贾琛和薛蟠几位。
接着是贾芸、贾芹、贾蔷、贾兰、贾萍。
在贾府的家宴之上,这一回京师各房之人到得还算齐整。
男子们于外堂就坐,女眷们则在内堂。
薛姨妈坐在客座的上首,侧边的上首是黛玉,下首则是宝钗。
然后对面是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与湘云。
李纨、尤氏、可卿、凤姐几人,来回穿梭布菜,身为媳妇,却是不能入席安坐,只能辛苦操持。
刘姥姥与板儿,亦在女眷内堂里落了座。
满室皆欢。
尤其是听得外间传来阵阵欢呼声,知晓是车队进了城,贾母按捺不住心中的欢喜,主动吩咐大开正门,她老人家与男子们在前头。
妇人们和小姐们则躲在仪门侧边。
瞧着宁荣街上熙熙攘攘、欢呼雀跃的人群,贾母愈发欢喜不己,白皙胖胖的脸上满是由衷的笑意。
自从贾代善故去之后,贾家早没了什么真正的影响力。
如今有了贾瑞,宁荣街上人山人海、密不透风的人群里,尽是夸赞贾家的话语。
听到这般言语,贾母脸上的笑意愈发明显。
待看到车队经过之时,贾府上下众人,莫说是不常出门的妇人和小姐们,便是时常出门的贾政和贾琏等人,亦是惊愕不己。
短短时日,竟有上千辆大车从宁荣街前经过。
那无比庞大的车队,也给予了贾府众人无与伦比的震撼之感。
即便是心底里并不喜欢贾瑞,对贾瑞颇不以为然的贾政等人,此时此刻,也唯有被震服这一种心绪了。
不过是个带兵打仗的纯粹武夫罢了。
这原是贾政先前对贾瑞的看法。
庞大的车队行过之后,贾政隐隐有了一种感觉。
自己虽是工部的官员,同僚之中亦不乏精明能干之人。
可叫他们工部来操持眼前这等事情,恐怕也没法做得比贾瑞更好……
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在贾府,理应是贾府的荣耀才是……
大队人马离去之后,宁荣街一带原先的住户也都聚集起来,到荣府门前向老太太请安,顺便恭贺贾府。
更有一些小孩子,瞧见荣府中老太太的身影,跑到正门前来磕头请安,同时说着一些中听顺耳的话语,无非是夸赞贾家和贾政的言辞。
林如海与贾瑞行至正门附近时,恰是这般热闹景象。
贾母正自欢喜,说了一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