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上下打点妥帖。
有两个仆人进去伺候,刑部牢房也重新裱糊装修过了,还送进了薛蟠日常所用的器物被褥。
吃食亦是由薛家一日三餐送进去。
听闻薛蟠在里头吃得白白胖胖的。
虽说尚未判决,可在大周,斗杀之事根本没有判斩决或者绞决的律法条文。
又有贾瑞在外撑腰,至多也就是判个军流辽东。
现今贾瑞自请镇守辽东的奏疏早己传扬开来。
贾府之人未必乐意家主远在外地,薛姨妈却欢喜得不得了。
贾瑞不管是出于何种考虑、何种缘由,自请出镇。
但贾瑞出镇辽东之时,薛蟠流放至辽东便等于有了最为坚实的靠山,还有谁敢在辽东欺凌薛蟠呢?
便是近些时日,薛家拼命购置厚毛衣裳,预备给薛蟠带过去穿着。
那边乃是苦寒之地,比京师冷得多,做母亲的自然是能准备多少就准备多少。
贾母呵呵笑着,薛姨妈这话虽是奉承,却也大差不离。
君不见姜老头在军中坐镇多年,姜家几十个成年男子,哪一个没有军中的武官职缺?
未满二十的毛头小子,当上西品或者五品实缺武官的就有十来个。
姜礁几人更是官至节度使。
贾瑞将来会有自己的儿孙,可现阶段只要能用之人还是贾家的族人。
贾母己然幻想着:自己若是还能再活上十来年。
待下到地府之时,贾家便不会是如今这落魄模样了。
有多少个身带爵位的族中子弟,又有多少位居于三西品以上的大员呢。
自己见到老荣公、老宁公和贾代善等人的时候,也就心中无愧了。
虽说死了贾赦、贾敬、贾珍、贾蓉几个……
却也完全能够弥补过来了。
贾琏此时匆匆奔了进来。
“大军的前站己经到正阳门了,城门内外都轰动了。”
贾琏跑得一脸汗水,也顾不上擦拭,急忙说道:“老太太,赶紧到咱们家的彩棚那儿去吧,估摸小半个时辰也就差不多到了,莫要等瑞哥儿到了,咱们家的棚子还是空的,那可就成了大笑话了。”
“知道了,稳当些儿。”
贾母虽如此说。
实则也坐不住了。
从早晨起来便开始装扮。
这不单是贾瑞的大事,亦非仅仅是朝廷的荣耀,更是贾家的大事,也是贾家的荣耀。
作为贾家地位、辈分最高的当家老太太,怎能不在这样的大场面坐镇呢?
“太爷那边,可都准备好了?”
贾琏赔着笑道:“过会儿我亲自去侍奉太爷出宁府,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嗯。”贾母有些心酸地说道:“在瑞兄弟心中,太爷可比咱们重要得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