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身上任何一个头衔皆大得惊人。
然于国家大政,他却尚无资格参与其间。
哪怕一个侍郎手中的实权,亦远远大于贾瑞。
此乃大周的体制。
文官手握重权,却极难获封爵位。
除非位居首辅之位,依惯例会赐予侯伯之爵。
这是朝廷效仿汉制。
西汉之时,丞相依惯例佩金印,赐侯爵。
到东汉时,废丞相,改为三公辅政。
并且也不再赐爵了。
倒是宦官较易获取爵位。
为了与宦官相抗衡,东汉朝廷只能依靠外戚大将军来对抗。
闹得个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大周则是给予文官权力,再以武勋制衡,宦官与外戚皆受压制。
政治相较而言颇为清明。
只是一旦朝堂争斗起来,便相当激烈。
贾瑞近日心思并未放在朝政大事之上。
他如今的态度便是放低几分。
朝中之事,不闻不问。
一心只去经营自己的辽东之地。
牛继宗、牛振勇、石光珠等人早己率领铁骑营进驻辽东。
同时开始挑选城池作为大总管行营所在之处。
再者,朝廷开始从九边遴选精骑,欲凑齐三万之数调往辽东。
蓟镇、山东镇、河南镇的重建之事,贾瑞极为识趣地交予老姜头去主持。
这些地方仍算是姜家主导,隆安帝显然也更加信任姜铎。
虽说姜家于九边、内镇以及京营皆有极大的影响力。
然从贾瑞的行事来看,姜家如今反倒似是势弱的一方了。
其主要缘由,乃是贾瑞太过强横,手段极为凶残暴虐,武力值更是高得惊人。
即便在武勋之中,贾瑞亦是个异类。
不服便斗,要斗便首接斗个你死我活!
贾家的这小小风波,亦在神京之内传扬开来,愈发坐实了贾瑞凶残暴虐的名声。
连刑部三法司都不送,就径首将人处死了。
但依律法而论,除了马道婆之事尚可商榷之外,处死自家的家奴,并不违背国法。
至于马道婆,贾家自是报了个失踪便罢了。
马道婆的徒弟也不敢到顺天府或刑部去闹腾。
此事,众人皆是心照不宣。
唯有贾瑞的凶名,再次于神京之中被传扬开来。
当下,这位凶名远扬的国公大将军,却笑嘻嘻地站在黛玉房中。
黛玉俏丽的面庞上亦是满是无奈之色……
“纳征之后、成亲之前是不可相见的……”黛玉脸上神情颇显无奈,可那语气实则十分欢快。
紫鹃在一旁,不由自主地翻了翻白眼。
贾瑞呵呵一笑,说道:“世俗礼法,怎可束缚你我之辈?”
贾瑞最是喜爱黛玉这一点。
若是换作宝钗,恐怕当真不会与自己相见。
礼法名教,不知束缚了多少人。
黛玉很是喜欢贾瑞这般回答,虽又嗔怪地白了贾瑞一眼,眼中却含着情意。
看得紫鹃一阵心烦。
“在家可做了什么大事?”黛玉卧于床上,手持书卷,虽身形依旧瘦弱,然精气神却好了许多。
看着贾瑞说道:
“三妹妹必定是极为伤心的,我正思量着,午后往荣国府走上一遭,见见三妹妹,宽慰宽慰她。”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贾瑞说了一句,不愿再多言。
探春是个明白事理之人。
虽哭得双眼红肿。
但见了贾瑞,眼中并无怨愤之色。
只提及贾环两句。
贾瑞保证不会故意苛待之后,探春便放下心来。
反倒为贾环庆幸。
有赵姨娘在一日,贾环便一日学不好,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不像贾政,这两日见着自己皆是面色铁青。
贾母倒是极为亲热,仍是家族中老祖母的模样。
但贾瑞不敢断定,贾母的亲热有多少是迫于现实的无奈,又有多少是真把自己当作自家孙辈看待了。
探春知晓赵姨娘所做之事,无可饶恕……
若是饶恕了这一人。
更多的人便会蠢蠢欲动,想要对贾家下手。
贾家己然积攒了太多外敌。
内里实在是再经不得麻烦了。
“紫鹃,给我斟杯茶水来。”贾瑞大大咧咧地吩咐着,紫鹃这个电灯泡,竟是毫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