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
他在贾瑞那儿可是未曾占到半分便宜。
反倒有几次在贾瑞那儿碰得灰头土脸。
而眼前的隆安帝,竟隐隐有了转变态度之意……
真真叫戴权胆寒。
“宣韩相进来。”
“是,奴才这就去。”
不多时,头戴软脚幞头,身着一袭圆领紫袍,束着玉带,佩着金紫鱼袋的韩峰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虽己年过花甲,满头皆是灰白头发。
却依旧腰背笔挺,走路之时,亦是虎虎生风。
“臣方才正与如海叙话,听闻皇上召见,便赶忙过来了。”
韩峰眉梢尽是喜色,进了养心殿门后,先是抱拳作揖,接着便笑着开了口。
如此不老成,莫说是内阁首辅,便是寻常人家的老者,这般模样也有些不像话。
倒似那少年郎君得了什么得意的喜事一般,眉梢间的喜色竟是遮掩不住。
隆安帝亦笑,且不先答话,只命内侍搬来椅子,让首辅阁老坐下。
韩峰谢座之后,便就座了。
汉时丞相与三公乃是与皇帝坐而论道。
在汉之前,拜相之时需天子向宰相长揖行礼,道:寡人将国事托付于先生了。
秦汉之后,宰相依旧备受尊崇。
宋人之时宰相权柄颇大,清凉伞一到,亲王亦要避让。
宰相的仪卫规制在亲王之上,此乃宋人明文规定的定例。
到了前明,蒙元遗风尚存,华夏文明有所退步。
本朝竟有打官员板子之事,剥去衣袍打屁股,而后仍令其办事,全无敬重之意。
什么君臣相处之道,彼此的尊重与信任,自是荡然无存了。
即便是内阁大学士、阁老,于天子面前亦无座位。
天子一旦不快,便要免冠叩首,恳请惩处。
自大周立国之后,阁老被明文定为诸相,在天子面前有座次,同时明确了管部之权,其地位较之前明要高出许多。
像韩峰这般的首辅阁老,莫说座次了,散朝之时,天子还要特意起身相送,方才算得上是对内阁与首辅的敬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