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只可惜贾雨村无家族可倚仗,为官时日又短,亦未曾积攒下多少银钱家当。
原本尚有贾家帮扶,奈何他反戈一击,落得个充军流放的下场,也是因他做了那墙头草的缘故。
自己当真是糊涂至极……
未能洞悉事情真相,被人当了枪使。
如今站在西平堡城头,贾雨村心中满是怨愤与悔恨。
对那怂恿他之人自是满心仇恨,此外便是对自己走错一步的悔恨。
若非走错这一步,搬弄是非,重翻冯渊旧案,如今自己应仍为知府,甚至高升一步,成为某地的道台大人了。
可惜他这般无家族助力,全凭自身能耐出头的官员,想要东山再起亦是极难。
想当年不慎丢官,好歹巴结上了林如海与贾政,如今呢?
自己这般墙头草、两面三刀的小人。
即便能逃得性命,日后遇大赦得以返回内地,甚至重入官场,又有谁会信任,谁肯提携这等小人呢?
贾雨村那灰败的面庞之上,双眸亦满是决绝狂乱之意。
来吧,毁灭吧。
这破败的军堡决然守不住,众人便玉石俱焚吧。
全都毁灭,尽数死光吧。
自己向上攀爬的野心,如今看来是那般的无能、无助且可笑。
若能回头……
是否应先从帮扶甄家那小女儿起始?
凡事有主见、有原则、知恩图报,自己的下场是否能好些,至少不会落到如今这般田地?
只可惜,一切都迟了,便是后悔亦迟了。
“好似有骑兵赶将过来?”
“正是,有骑兵。”
“可是轻骑?”
西平堡的西北方扬起大片烟尘,仿若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城头上之人最先发觉,亦是精神大振,不少人欢呼起来。
城下的祖学恭等人闻得此信,亦分别差遣塘马哨骑前去探看。
继而便瞧见了“贾”字大旗。
“大将军来了!”
城头城下,一片欢悦。
征虏大将军贾瑞之名,早己名动天下。
先前辽镇对贾瑞怀有排斥与戒心。
在此际,闻得贾瑞前来,余下的唯有欢喜。
…………
…………
“人数不多啊?”
“仅有数百骑。”
“数百骑怕也未必,似只得二三百骑。”
初时的躁动与狂喜过后,城头上之人先自冷静下来。
瞧着不似大军前来的模样。
漫天烟尘之下,但见二三百骑兵簇拥着策马疾驰而来。
其中的大旗自是毫无疑问的大将军将旗,较总兵节度使的军旗明显高出一筹。
只是人数过少了。
众人从狂喜之态中冷静下来。
“想必是大将军接到警讯,轻骑赶来。”
张文尘眼中仍有大片的绝望之色,却又隐含希望。
贾瑞来了。
辽镇这帮家伙即便要投降,亦得忌惮大将军身后有大队骑兵赶来。
理应不会即刻便冲击军堡捉拿文官,以献给东虏讨好。
自己等人的性命能否保住,便要看这位大将军的胆略了。
大将军会是远远探查战场情形?
抑或逼近前来,给东虏与辽镇将领施压?
依这位大将军素日的行事做派来看,当是后者了。
…………
…………
“贾瑞来了?”
“这狗才竟敢轻骑前来?”
“人数不多!大好时机啊,大汗,容我率一个万人队去取贾瑞性命,为先大汗报仇!”
“我等一同前往,西万人对他三百人,岂有不胜之理?”
“就怕他率轻骑迂回,不敢与我等交战,拖住我等不去攻打辽镇兵卒。”
“想必便是这般算计,这狡诈的汉狗!”
多隆阿身旁,伊桑阿、都兴阿、额哲、赖塔几个新晋万户,皆发出悲愤的怒吼之声。
大汗驾崩之日,他们奉天聪汗之令,与多隆阿一道率主力奔逃。
眼睁睁瞧着天聪汗的汗旗倒下。
内心对贾瑞的恨意恰似滔滔江河,无尽无休。
眼下面对几万对三百这样的良机,众人皆不欲错失。
“且先令两翼之兵后退,我等屏障两翼,而后两翼护卫中军,中军再行后撤。”
多隆阿亦死死盯着贾瑞的将旗,双眸满是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