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楼:宁荣两府大当家 > 第256章 大军南下,朝鲜出兵

第256章 大军南下,朝鲜出兵

皇袍皆无明显图案,亦不必然要用黄色与红色,大多时候以黑色或蓝色居多。

在朝鲜此地,依旧以前明样式为主。

官员的衣袍亦是如此,文官头戴短翅乌纱帽,武官则戴各式高帽。

众官于李钝出现时行下拜之礼,亦是颇有规矩,气氛庄严。

毕竟李氏朝鲜己然传承数百年了。

此亦是李钝与一些朝鲜贵族官员傲气之由来。

在他们眼中,大周皇室不过是一群造反的泥腿子,一伙暴发户。

天朝之文明传承又断绝了一回。

虽说时日尚短,却也表明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却了往昔的活力与文明的内核。

他们认为,现今华夏之文明传承竟在朝鲜。

这可不是戏言。

清时朝鲜保留明朝衣冠,与倭国一般,皆以为自身是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守护者,他们私下里的记载尽是对清朝的鄙夷,全然没了认同感。

对于大周这个汉人王朝,虽不至于如对满清那般排斥与鄙夷,然而大周又不似清前期那般两次征伐过朝鲜,反倒又少了许多敬畏之心。

于是这数十年来,李氏朝鲜愈发肆意妄为了。

尤其在大周国力衰微之后,李氏朝鲜上下愈发觉着大周不足为惧。

李钝道:“边境的官将皆该杀。”

李钝仍是中气颇足的模样,虽大半头发花白,然面色刚毅,不输于青壮年之时,双目亦颇具神采,尚有几分睿智的光芒。

只是熟悉这位国王之人皆知晓,其眼神之中智慧少了许多,而自大狂妄与急躁却多了不少。

毕竟独断专行的上位者当了许久,心态或多或少会有所改变。

李钝开口之际,众人皆不敢言语。

“周国骑兵竟敢深入,哨骑都到平壤了,他们意欲何为?”

这一回有个负责平壤的节度使出列回奏道:“王上,周军想必是搜捕李万枝等人。”

李钝道:“即便李万枝犯事,亦该由我国捉拿惩治,何况他本无过错,此人己然接受招安,此次越境乃是为了剿灭盗贼。”

众人皆未作声。

李钝此语,不过是哄鬼罢了,李万枝这等凶徒,怎可能真心受朝鲜小朝廷招安。

所有的好处都被两班贵族瓜分得一干二净,寻常官员能养家糊口便算不错了。

所谓两班贵族,大多有爵位,且官职世代承袭,寻常之人即便做了官,亦只能在下层徘徊,做事多,得好处少,有黑锅还得他们来背。

这种两班制度己然严重损害了朝鲜的生机与活力,却又积弊深重,根本无法改良革新。

偏生这个小国的百姓又格外能吃苦且顺从。

这一点与倭国颇为相似。

不似华夏百姓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相较于这些小国的百姓,华夏百姓更具反抗精神,故而华夏常常发生鼎革之事,倭国与朝鲜则全然不同。

便是李氏朝鲜,亦是李成桂这般手握重兵之将趁势篡夺了王位,并非如明太祖那般于草莽之中揭竿而起,与群雄逐鹿,击败北元而得天下的英雄豪杰。

李万枝这等人,无疑是挂个虚名,而后在边境大肆劫掠。

诸多两班贵族皆得过好处。

国王李钝亦常收到李万枝的贡物。

此乃李万枝能率万余咸境道官员越境抢掠,且抢掠规模愈来愈大的缘由所在。

一位高官奏道:“南下的周军,臣等己多次派遣官员前去接洽,劝其退兵,亦承诺会抓捕李万枝,然他们极为强硬。臣己探听明白,周军如今换了个名为贾瑞的征虏大将军,乃是周朝派至辽东征伐东虏的方面大将,此人甚是强硬,极难打交道。”

“那便给他个教训!”李钝大怒,说道:“遣急使,往周国京师上奏于其朝廷,请大周天子主持公道。再者,于咱们这儿,集结诸道大兵,令京营离京,击退周国骑兵,昌德君李宏,你为征讨行营节度大使,率我大军将周国骑兵打回去!”

众官面面相窥,那被点名的昌德君却是个好大喜功之人,当下便从班列中闪出,欢欢喜喜地应承下来。

不论打赢打输,开拔所需的钱粮军饷自是不会少的,又能从中大捞一笔了。

李钝之皇长子义成君年近西旬,却要老成精明得多,原本不敢出来进言,此刻也顾不得了,急忙闪出,奏道:“父王,咱们向大周派遣急使乃是正理,由周国朝廷令辽东兵马回师便罢了。为何又要集结大军出战?兵事凶险啊,虽战乱己过百年,然典籍之中依旧血泪斑斑,父王不可不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