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银子,这买卖亏得厉害。”
“我深知武将最是热衷于开疆拓土,如海,你怎的也喜好起这个来了?”韩峰眼中有一丝轻微的谴责与怀疑。
林如海并非愚人,文官们亦非全然都是蠢笨之人。
像司马光那般读书读得脑子发傻的蠢货也并不多见。
说的乃是真正身居高位、负责为帝国掌舵之人,其中没几个是真傻的,司马光却是真傻。
有些地盘是必定要占取的,有些地盘则是食之无味。
朝鲜便是如此。
这个小民族自有其文明传承,虽受华夏的熏陶,却又独立于华夏之外。
强行吞并,代价太过巨大,收获却甚是微小。
关键在于其向来臣服于大周,即便此刻有些桀骜不驯,却仍可算是处于华夏的核心防御圈之内。
养兵牧民之事,无需大周费心。
果真有外敌入侵之时,朝鲜国定然是站在大周这一方的。
哪怕这群朝鲜之人己然目中无人,渐渐迷失自我,到底还算是大周在外的藩屏。
或者说得首白些……
有朝鲜位于辽东之畔,不管倭国前来寻衅,还是外洋有什么海寇来袭,朝鲜便是留存着的缓冲之地,是用来抵挡灾祸的。
死他人而不死自身,有朝鲜先抵挡着,大周至多派兵援助,仗总归是在别人的地盘上打,打得再惨、损失再大,毕竟不是自己的地方,也不会心疼。
若将其攻占,就得耗费重金去治理、防御、管理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
大周若国力强盛,倒不妨考虑一二。
现今大周自己便有众多百姓食不果腹,边境线上满目疮痍,哪有精力做这般事情。
若是不顾那边的死活,便极难使地方太平,又或者过度削减朝鲜的抵抗之力,反倒会失去一个藩屏,不论怎么盘算,皆是赔本的买卖。
韩峰不信林如海瞧不出此中道理。
倒是有些疑虑,林如海是不是为了自家未来女婿思虑过多了。
“元辅且莫焦躁。”林如海含笑道:“我的意思是,在前方给予朝鲜那边的压力越大,咱们这边的筹码便越多,元辅意下如何?”
韩峰眼中闪现出一抹亮色。
手指朝着林如海点了点,笑道:“如海本是端方君子,如今也跟着贾小子学坏了。”
…………
…………
诚如林如海所言。
着急之人乃是朝鲜那边。
大周这边何必跟着着急?
韩峰轻轻拍了拍脑袋,笑道:“原也不该想不到的,许是老夫一听得是贾瑞惹事,心下想着糟糕了,这脑筋便一时没转过来。”
林如海畅快大笑一阵,方才接着说道:“元辅这是在夸赞他,还是在责骂他呢?”
“一半一半吧。”韩峰含笑道:“咱们内阁且统一意见,请皇上暂且回避不见,只说龙体欠安,何时合适……先拖着便是。内阁这边呢,回复朝鲜人说我等派人前往辽东彻底查究,总不能只听他的一面之词,可是这个理儿?如此一来一往,拖延个十天半月的不是很寻常之事?让贾小子把平壤给拿下,给朝鲜人一个深刻的教训,而后严辞降旨斥责一番,喝令他退兵。这般一弄,可保二十年太平无事。”
“只是杀得有些狠厉了。”
金从圣于内阁中负责刑部事宜,平日里在刑名之事上多有发言。
至于真正的军国大事,大半便听从韩峰与林如海的。
对于眼前这一决策,金从圣自然不会反对,只是想到贾瑞下手的狠辣,杀人的果决,金从圣亦有些心有余悸的模样。
义康郡王,堂堂郡王,却被悬于梁上,说是自尽,可谁不知其中究竟呢?
于辽东一下子诛杀了上百将领,又在边境之地杀了三千多人。
越界之后,更是在朝鲜那边坑杀了数千人。
朝鲜那使臣一脸气急败坏的样子,也并非是无端而起。
实在是被杀之人太多了。
“这算是以杀止杀吧……”韩峰亦是一脸无奈地说道:“我等皆信奉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可滥杀。但贾瑞显然是不信这个的,不过任他杀一杀也好。眼下行杀戮之事的皆是彼国的军人官吏,并未涉及平民百姓,可见贾瑞心中还是有分寸的。杀上一回,换来二十年太平无事,两国不再起战事,如此活人亦无数,这笔账,说实在的,我都不知该如何算,却也只能这般算了。”
“韩卿所言甚是。”
内阁值房乃是军机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