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有辽东垦拓公司数千人的警备护卫。并非末将夸口,说起对黑山庄园的防御,即便与皇宫大内相较,恐怕也不遑多让。”
瞧来贾瑞挑选这个校尉前来接人是有其缘由的,起码其人侃侃而谈,面色镇定,谈吐颇为不凡。
单从这一个寻常武官来看,辽东那边,果然与往昔大不相同了。
或许在别的军镇时,这个都尉不过是个平平之人。
然在贾瑞的调教之下,却有了天翻地覆之变。
被他如此一说,贾母还有何放心不下的呢?
随行之人当中还有一车大夫。
外伤科、内科、骨科、伤寒科的大夫,皆有。
贾府之人,原本不可随意让外人诊治,多半是请太医到府中看病的。
后来被贾瑞给停了。
太医不过是个名号,真正有本事的医者亦不在少数。
平白占着擅用太医的名头,亦是件犯忌讳之事。
贾家兴盛之时,用太医倒也无碍,只是性价比极低。
后来贾赦等人失势,隆安帝着手整治贾家时,擅用太医亦是一项罪名。
实在太不划算了。
贾瑞寻来的这些医者,亦是杏林高手,只要给予优厚的薪俸,不愁请不来真正的能人。
在这一方面,贾瑞是不惜钱财的。
这世间不论中西,都没有什么起死回生的医术,除了平日保养好自身身体,便是平日请良医调理,小病莫要耽搁,以免误诊成大病。
除此以外,便要看各人的身体素质了,再无他法。
“此次所用的马车好似大有不同啊?”
一旁薛姨妈亦面露惊异之色,瞧着街道上的马车不住地啧啧赞叹起来。
众人这才留意到那些马车,面上皆露出惊异的神情。
那车厢极为宽大,与那最大的、能拉数千斤货物的运载马车相较,丝毫不显逊色。
较之于贾家的翠盖车之类的两轮马车,更是大出许多倍。
车身呈流线型,车厢漆得乌黑发亮,西轮后高前低,底下设有转向轴,还装着弹簧。
车厢上嵌着玻璃,闪闪发光。
透过那玻璃,能瞧见内里有两排相对而设的皮质座椅,边上放置着小柜,想必是装着些车上需用之物。
“老太太,姨妈,这是瑞儿让咱们新造的载人大车。”
贾琏也赶忙过来,一脸艳羡地摸了摸那马车。
车身平滑得如同镜面一般,做工精致极了。
这物件,其实在欧陆早己经使用并推广开来了。
数十年前,荷兰与法国交战,两万多荷兰军士便是乘坐西轮大车飞速赶赴战场的。
贾家的大车自然是制作得更为精良,用料也更为考究。
就说这玻璃,虽有传教士携来,但价值昂贵,即便是权贵人家,舍得使用的也不多。
那玻璃光滑透亮,多半是用来制造镜子的,还有西洋座钟会用到,用来做窗户的只是极少数权贵人家或者宗室,连贾家都未曾有过,仅仅是在穿衣镜或者屏风上才会使用。
于这大车上,单瞧那些玻璃车窗,众人便知其价值不菲。
车内之物打造得亦颇为精巧,那皮质座椅一看便知耗时费工,柜子之类也是固定于车上的,既便于保存与使用,亦不会潜藏什么不安全的因素。
整辆大车,给人的感觉乃是低调内敛却又极尽奢华。
这年月富贵人家皆有许多车马。
轿子是老爷们短途出行所用。
妇人们出门多半乘坐马车。
贾府女眷上香那次,有名有号的两轮马车便有许多辆。
两轮车狭小局促,没有减震与转向装置,速度迟缓,颠簸得厉害。
即便加上褥子坐垫,也不过略微减轻些许。
所以这年月之人更乐意乘坐轿子,或是坐船。
长途旅行若坐车,行至百里之后,怕是人都被颠簸得散了架。
眼前这辆车,显然更为宽敞舒适。
贾琏轻抚车身,又接着说道:“这物件加了铁丝打造的弹簧,国公爷那边说加了这个便能减震,我试了试,除了太过崎岖的路面会稍有起伏之外,其余的路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贾母目光一聚,她老人家都未曾乘坐过如此好的车。
“国公爷那边说会给宁国府和荣国府各一辆,供太爷和老太太出门时乘坐。”贾琏笑道,“连二老爷都没有份儿,更莫说我们了。”
“这车想必造价不菲?”
“打造一辆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