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楼:宁荣两府大当家 > 第300章 省亲计划,辽东敛骨

第300章 省亲计划,辽东敛骨

海,或是边墙所在之处,边墙之外便是辽河与山地,再往前便是辽西北虏的草场。

地势甚是狭长险峻。

欲攻打山海关,必先攻克宁远卫。

要拿下宁远卫,就得冲破大凌河、锦州,还有那松、塔、杏等依山而建的军堡。

薛蝌虽不通兵事,且亦是初次来到辽东。

见这般场景地势,又瞧见那累累白骨之后,亦觉悚然惊心。

与宝琴谈论道:“如此险峻之地势,这般众多的军堡、军台以及卫所城池,又有众多守边将士,前明竟让东虏多次打到山海关之前,前明与东虏的战事,当真是太过离奇了。”

宝琴于车上屈着双膝,望着大海与诸多白骨,俏脸之上并无多少惧色,只含笑说道:“时无英雄啊,纵有能臣却不得任用,才使那等小人得以成名。本朝太祖一出,东虏便灰飞烟灭,几乎灭族。”

“当真有气运这一说么?”薛蝌摇首道:“前明末年,似是东虏集气运于一身,诸事顺遂,多次内部纷争皆得以化解。反观华夏前明,内部纷争不断,内耗不止,那些壮怀激烈之人,惨遭自己人陷害,事事受困。多少忠勇的将士,含恨埋骨他乡,至今尸骨仍不得收敛。”

“英雄,时势……”宝琴竟是与一般女孩家不同。

提及这些兵家史事,双眸竟是闪闪发亮。

眼中亦有疑惑之色。

究竟是英雄造就时势,还是时势造就英雄?

宝琴心中亦无答案。

“不知征虏大将军果能稳守辽东否?”薛蝌悄声说道:“我薛家上下,皆仰仗大将军。大将军确是勇猛无比,若说英雄造时势,如今这征虏大将军倒有几分模样。征东虏,伐朝鲜,皆势如破竹。只是我听文龙兄信中所言,大将军有意彻底平定东虏,此等壮举,前明从开国之初、成化年间大征伐,到宁远伯李成梁,还有诸多名臣大将皆未能达成。本朝太祖、太宗皇帝,亦受东虏所困。北方严寒之地,听闻南方初夏时节辽北仍降雪,大军行军、后勤补给、交战、驻守,皆极为艰难。东虏占尽地利,恐不像在京师时那般容易攻打了。”

“咱们且慢慢瞧着便是了。”宝琴笑颜灿烂,尽展天姿国色,那随意的一颦一笑,皆有夺人心魄之美。

薛蝌却视之如寻常花朵一般,浑不在意。

再美貌的亲妹妹,在哥哥眼中也不过如平常花朵罢了。

行而又行,前方笔首的官道上却出现了一大群人。

多是身着灰色长袍,未曾印染过的袍服原色便是如此。

莫看印染之事在后世不足为奇,且技术更为先进许多。

可在当下,能购置得起印染过的袍服之人毕竟为少数。

也就是江南、广东、福建等富庶之地,寻常百姓才穿着印染过的衣袍。

前明万历之后,对民间的管制渐渐松弛。

当时的传教士记载过福州和南京等大城百姓的穿着。

福建那边较为守旧,一般男子仍以穿着灰白色长袍为主。

南京、苏州这边,则是形形色色,无奇不有。

哪怕是明黄色、紫色、红色,江南百姓也坦然穿着。

端的是有钱,便随性而为。

大周对民间的诸般管制亦较为松弛,不似前明中前期那般严苛到了近乎变态的地步。

除明黄色禁止民间使用之外,其余各色皆可随意穿着。

辽东此处大群人聚集之后,仍能瞧出原本的穷苦困窘之态。

不但多是原色衣袍,且衣袍之上也是补丁累累。

这年月,富贵之人的衣袍是穿一件换一件,鲜少有一件衣袍一首穿着的习惯。

寻常百姓却是补丁叠着补丁。

贫富的差距可比后世大得多了。

薛府的车队,也只得被迫停了下来。

众多百姓推着小车,或是挑着扁担前来。

薛蝌与宝琴都看呆了。

起码有万余人黑压压地朝着海边这边的荒地涌来。

薛蝌瞠目结舌道:“这是要作甚?莫非要在海边开垦荒地?”

宝琴皱着秀丽的眉头,摇了摇头:“不像,并无牛、犁、铲、耙,只带着小车与扁担,还有寥寥几把铲子,这如何能开垦种地?”

薛蝌道:“我想差了,此处临近大海,土地亦是盐碱地,无法耕种的。”

说话间,那大群的人己经越走越近了。

薛家的车队便停在官道上等候。

人群朝着海边涌去。

众人皆是神情庄重。

有一些人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