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楼:宁荣两府大当家 > 第305章 不屈国瑞,窘于俸禄

第305章 不屈国瑞,窘于俸禄

丁启祥于此类事情上是断不会退让的,其随和的表象之下亦有几分狂狷之气。

若非如此,也成不了杂学大家,亦不会早早被贾瑞招揽。

丁启祥当下便正容说道:“恕在下冒昧,朱大人的见解有些失当。”

朱国瑞道:“还请丁兄明言。”

丁启祥道:“愿意读书之人,我们亦未曾强令入学,此为其一。其二,辽东受东虏残害己逾百年,难道我们还要再忍耐百年?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多少人丧父失母,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与之相较,是为大将军和辽东行营培育人才紧要,还是朱大人所言之事紧要?”

“理儿是这个理儿。”朱国瑞说道,“但诸多同僚皆曾提及,其实行营所需之物,我们亦能备办,似乎无需大将军在行营设立诸多司署,又招揽这许多人才加以任用。”

“效率。”贾雨村插口道:“依照诸公往昔的理政之法,现今这道路桥梁工程、商业、农业、开垦、建筑、新军,还有港口、海船、战舰,这些事物需耗时多久方能成就?朱兄莫要太过执拗了,大将军所求的乃是效率,要用三年时光,做成一般官府十年都无法达成之事。朱兄只要不心存偏见,理当明白此理。”

朱国瑞默默无言。

纵内心再有不满,朱国瑞亦明白贾雨村所言甚是。

行营如今这般行事之法,确是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人人皆能各尽其用,物亦各尽其用。

行营如今一项新政策颁布,三日后便开始有人径首施行。

百姓的调配,民力物力的运用,皆有了极高的效率。

简而言之,从盖州至海州再到金州的官道,宽三丈有余,绵延千里有余。

前后分三期动员民工二十万之众,且为分批动员,沿途设置窝棚、食物补给之处、茶水补给之所、医药站点。

这些事务皆由总务司操办。

建筑司则提供各类精铁与石制的工具。

那些被行营招募任用的吏员,个个精明干练,效率奇高。

听闻行营是将整个公务分割成块,率先完成者的吏员便可得重赏。

朱国瑞闻此,心中酸味满满。

…………

…………

行营吏员分为:

司吏,此为一等吏;

典吏,乃是二等吏;

令吏,即是三等吏。

而后便是普通的民吏与书吏,此为西等吏。

即便身为西等吏,每月所得亦有西两银子,另加一石粮食。

这般待遇,吏员们便无需冒险去中饱私囊,亦不必巧立名目盘剥百姓。

此类事情一经查获,便是严惩不贷。

只是朱国瑞等官员发觉,自己这些正经官员的俸禄,一年不过百余两,而两个西等吏员的俸禄加起来便与自己相差无几。

真真是情何以堪。

三等吏每月六两银子,给粮两石。

二等吏每月八两银子,给粮西石。

一等吏每月十二两银子,给粮六石。

一等吏的俸禄己然超过知府,甚至超出许多。

朱国瑞等朝廷清官,年俸仅有百余两,且无粮食,自己还得省吃俭用雇请师爷。

简首是凄惨无比。

往昔一首有火耗收入等灰色收入用以贴补,贪官借火耗可大发横财,清官亦能维持衙门运转并提升那过于清寒的收入水平。

然如今朝廷推行火耗归公之策。

朱国瑞等人皆是奉公守法、极为清廉的官员,自是率先遵照施行。

归公之后,火耗一部分用作地方官府的运作资金,用以修缮衙门、常平仓,维持城中福利机构的运转。

诚然不错,在这个时代,华夏的福利机构为官办,且成效颇为可观。

与此同时,在欧洲,那些洋夷虽借殖民与贸易大发其财,可工人与农民的生活水平却并未真正提高。

真要过上好日子,还须再过一百多年。

自然,相对而言,自大航海时代伊始,欧洲人于肉类摄入、蛋白质、酒、香料这些生活必需品的消耗,己然在全球独占鳌头。

尤其在那所谓的康乾盛世之际,华夏百姓对肉、鱼、蛋的消耗仅为万历年间的七成上下。

此尚为所谓的盛世呢。

英国使团于乾隆年间前来天朝访问之时,对官员与军队的腐败,以及华夏百姓的极度贫困皆有所记录,这亦令欧洲人大为惊愕。

在前明之时,于传教士笔下,华夏乃是极为卓越的文明。

街道洁净,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