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汤在内的诸多汉时名臣,皆是纳粟为郎之后得以出人头地。
更多之人,耗费家资之后发觉仕途渺茫,只得黯然归乡。
至唐时,撑起大唐国防的乃是庞大的关中自耕农群体。
源自北周的府兵制于隋唐之时得以兴盛。
折冲府的府兵皆是家境富裕的自耕农,授予田亩百亩,永业田二十亩,还有桑田与菜田的配置。
再加上牛或者驴骡挽马,一户有两丁的人家,耕种一百多亩地,谷麦自是极易积存下来。
唐之府军,需自备马匹、兵器、弓矢、小刀,自行预备铠甲、行粮。
平日训练,战时出征。
唐军那赫赫威名,灭突厥、灭高句丽、击吐谷浑、击吐蕃、击铁勒、灭高昌,灭国无数,疆域万里,主要依靠的便是以自耕农为主的府军。
到了武周与玄宗之时,权贵肆意横行,高门大户开始大规模兼并田亩。
关中那些府军男儿田亩皆失,自身温饱尚难维持,又怎能应募以保家卫国、为朝廷效力呢?
府军制的败坏,致使唐朝只能采用募兵制,加重了朝廷的财政负担。
同时给予边镇节度使更大的权柄,使得不仅兵为将有、将士一体,还开启了节度使自募将士、自行解决财赋难题的潘多拉魔盒。
安史之乱的深远意义,并非仅仅是一个唐朝由盛转衰的缘由。
而是整个中古天朝之覆亡,天朝亦由文武并重,转而为重文轻武。
自开拓进取、磅礴大气、兼收并蓄。
转变成封闭、保守、内敛,再进一步便是愚昧。
宋人之理学盛行,于汉唐之时乃是难以想象之事。
此一转变漫长而深远,首至影响于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