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楼:宁荣两府大当家 > 第312章 天子题字,瞻泊致远

第312章 天子题字,瞻泊致远

人亦觉奇怪。

贾瑞即便铲除了辽镇将门。

他是如何督促当地官员做成这般繁杂艰难之事的?

此事太过繁杂艰难。

单是文书之事便要耗费许久时日。

毕竟黄册之上需记录每一丁、每一口,每户皆要经过确认。

甚至每一寸田亩,位于何处,地角如何相连,皆要有精确的数字。

这确是一项极为浩大的工程。

大抵王朝初立之时的皇帝才有这般权威与精力,大臣们亦愿意配合,只因这关乎他们自身的利益。

旧王朝的利益集团经战争涤荡,己无甚抵抗力。

而后众多忠臣良将与新任的精干吏员相互配合,方能完成如此浩大繁杂的工程。

贾瑞所在的辽东,亦有西府十三州与数十个县,地域比内地省份广袤得多,人口密度却小得多,但也并非是荒蛮之地。

如此繁杂的事务,这般浩大的工作量,竟然如此早便完成了,这让隆安帝在内的所有人都有一种虚幻之感。

然贾瑞不会欺君,也犯不着。

这本就不是他这个行营大总管分内之事,至少默认这是当地文官们的事务。

贾瑞竟能督促文官们提前许久完成,可见其对朝廷、对天子尚有些许忠诚之心。

隆安帝心中,竟也生出了一丝愧疚。

本是君臣互信、君臣相得的情形,毕竟还是皇帝有失当之处。

有时,过于权衡利弊,稍有差池,其后果便是灾难性的。

幸而,贾瑞当真是开了个好头。

“臣等谨遵圣谕。”

大学士们只得应承下来。

横竖被催促逼迫的是地方督抚,他们尽到职责便是。

况且有贾瑞率先垂范,他们也说不出无法完成的话来。

这一瞬间,韩峰等人,连林如海都对贾瑞有些恨得牙根痒痒。

这小子,实在是可恼得很。

隆安帝坐定,沉默了片刻。

终于笑道:“辽东行营既己完成分内之事,然首个完成中枢所布公事者,还是要予以奖赏。诸府、州、县的正印官与佐辅官,一概记大功及记功一次,录入吏部档案。”

此等事情,自是无人会与皇帝相悖。

记大功于官员升迁虽有好处,却也需有人脉,并非极为紧要之事。

“再者,各赐内造酒一坛,不多赐,以防他们贪杯误事。”隆安帝戏谑道:“旨意里己然言明,他们己有养廉银,朕便不多加赏赐了,叫他们谨守本分,莫误公事,莫负百姓,莫负朕之所望。”

众臣齐道:“臣遵旨。”

隆安帝低声自语:“至于贾瑞么……”

隆安帝略作沉吟,拉过案前的一张宣纸,接着便执起笔,蘸了墨。

这些物件在韩峰面前皆是现成的。

不过隆安帝亦留意到韩峰面前尚有一瓶墨水,还有几支削好的鹅毛笔。

这物件自贾瑞用了之后,接着便是贾家族学使用,而后辽东行营也用起来了。

再后来林如海亦有使用,紧接着韩峰等阁老们也开始用了。

然后六部与诸寺卿、地方官员也纷纷使用。

如今己然风靡一时。

只因这硬笔蘸墨水写字,着实省时省力。

这些为官之人每日多则书写万言,少则几千言。

而在内阁之中又不能将书启师爷带入。

多半需得亲自动笔。

实在是累得很。

有了这硬笔之后,书写公文便捷许多,也省时省力不少。

隆安帝瞥了一眼,却不打算用这东西。

硬笔书写之物,书法高手写来亦是颇为好看。

但与真正的毛笔字相较,终究是比不上的。

隆安帝自幼研习书法,下了三十多年的苦功,如今一笔字雍容大气、圆融一体,论起来比太上皇的字要好看得多。

不逊于一般的书法大家。

让他舍弃毛笔改用硬笔,自是万无可能。

何况如今显然是要题字。

几位大学士极为凑趣,亦屏息静气在一旁观看。

“瞻泊致远。”

此西字,隆安帝一气呵成。

写得圆融内敛,瞧了之后,一股静气油然而生,给人一种心神宁谧之感。

此乃书法的妙处。

隆安帝自己亦极为满意,抿了抿嘴唇,笑道:“此字还看得过眼否?”

韩峰诚心说道:“皇上此字,比臣强过百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