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都彻底变了。
旁人瞧不出来,黛玉和宝钗心里可是一清二楚。
“咱们港口的营建,此乃第二期。”贾瑞亦未曾放在心上,湘云,他本就不会放手,那宝琴亦是如此。
这女子生得眉清目秀,端的是秀外慧中,日后必是得力的帮手。
兔子就吃窝边草,吃便吃了罢。
也无妨。
要让自己舍弃这些红楼世界里最为出众的女子,莫说是其中任何一个,那都是决然舍不得之事。
大不了落个好色的名声于后世便是了。
男子汉大丈夫,不好色的怕是没几个。
众人便随着他继续前行。
西下里山峦层叠,青山与丛林相互掩映。
眼前是波涛翻涌的大海,浩瀚无垠。
并无什么商船海船驶过,大海之上格外空旷、寂静,甚至透着一种令人望之极为惧怕之感。
在这个年月,人在大海面前显得格外渺小无助。
至少在大周,人们大多畏惧大海,不敢靠近大海。
敢闯荡大海、下海营生之人,也就是那几处地方的百姓。
闽、浙、粤这三个地方,下海之人最多。其余地方,提及大海与海外,只觉得皆是蛮荒之地,至多不过是有红毛夷人带着银子前来购置大周的货物。
海外必定是贫穷且荒凉的,这亦是大周人的共同认知。
想想那倭国、朝鲜、暹罗、吕宋、真腊、马六甲、三佛齐等诸多国家,似乎是一个比一个穷苦。
他们的货物,至多是香料在大周颇受欢迎,其余皆是可有可无之物。
从来都是外夷来购买大周的货物,若是他们有钱,为何没有好货物卖至大周这边来?
这般自信,似乎也并非全然无由。
实则在当时而言,欧洲才刚刚开启第一次工业文明,其产出的货物还相当的简陋。
譬如英国,几家大型贸易公司在收入高峰之时,比前朝的财政收入还要高,高得惊人。
然其所售卖之货物,主要便是毛纺制品,再者便是大量产出布匹。
羊毛织物与布匹,乃是英国早期的两大贸易法宝。
但对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天朝而言,布可自行纺织,羊毛织物更是无关紧要之物。
欧洲人所产出的货物,于天朝来说,实在是欠缺市场竞争力。
此亦是自航海大时代起始之后,欧洲各国在对华贸易之上,尽皆极为吃亏的缘由所在。
华夏始终处于入超地位,自对外贸易伊始,精美的瓷器、茶叶、生丝,这三大法宝无往不胜,赚回了海量的白银。
…………
…………
然不过区区百年未满之时,华夏遭坚船利炮轰开国门之后,本土之产业亦被冲击得全无招架之功。
那厚重粗笨之土布,于性价比上怎敌得过洋布。
旧式之油灯,全然难与洋人之煤油灯相较。
打火石又岂能与那洋取灯(火柴)比试?
便是那英国人于印度广植红茶,亦渐次取代了天朝之茶。
欧洲之骨瓷,并不逊于天朝最上佳之瓷器。
唯丝制品尚得勉强支撑些许。
其余诸般货品皆被打得七零八落。
大量洋货竟如潮水般涌将进来。
工业化之产物,于性价比之上远胜手工制品。
贾瑞闻得有人痴迷于纯手工制作,便不禁欲笑,手工制品若果真厉害,当初亦不会被那历经首次工业革命之后的产物击得一败涂地。
数百年后之所谓手工制品,确然颇为精良,然此乃属奢侈品之类。
寻常民用之物若皆为手工制作,那还成何体统?
每一辆汽车、每一只皮包、每一件衣衫皆由工匠以手工为之……
但思之即觉可笑至极。
如此庞大之市场需求,皆为纯手工,此等夸饰太过,纵是雷殛亦难及。
而于早期工业化之时,最为大宗且最具竞争力之产物便是布匹。
英国佬用鸦片之举,实乃有心栽树而树不活,无心插柳却柳成荫。
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时,欧洲之医疗水平亦不甚高。
鸦片为一种主流药材,主要用以疗疾、镇痛。
于英国本土吸食鸦片之人亦不在少数,彼时之小说中鸦片馆亦颇为常见。
然其旋即发觉,华夏这边于鸦片之抵御力更弱,此等货品更受追捧。
困于难以打开天朝市场之英国商人,自是不会舍弃此等天赐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