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
日后仍要不断发动人力物力,沿山凿石,以碎石铺就路基,夯实之后于两侧固道,如此之道路,百年之内只要持续维护便能始终保持原状。
这般决心意志,令人除了敬佩之外,再无他念可存。
贾瑞的举措甚是分明。
先期的工程乃是修路,连通海边与港口城市。
便于贸易以及物资、人员的转运。
接下来便为造船,扩建城市,积聚内力。
而后即是建造军舰,打造自家的水师船队,于海上争雄。
其野心勃勃,手段强硬,目标明晰。
即便一两年不成,三五年、十几二十年亦必定成功。
此时代尚无蒸汽铁甲舰。
火炮之技术代差亦未那般巨大。
迎头赶上之机遇尚在。
又有贾瑞来主持……
思及于此,真叫人觉得壮怀激烈。
简首一日都不想耽搁。
辽东如今之整体氛围便是如此。
忙碌、充实,且充满生机。
便是贾环这般猥琐纨绔无用之人,于辽东磨砺些时日之后,如今亦早有了军人模样,一身本领也开始学得进去了。
贾兰呢,李纨虽万般不舍,然经辽东锤炼之后,恐怕亦会成长为一个出众的人材。
即便不从军,亦是有一种独特气质。
与大周那种雍容气度全然不同。
暮色之中,数骑匆匆赶来。
贾瑞正要传唤薛蝌前来,却有些意外。
令骑兵上前,为首的是一位礼部官员,六品之身,身着蓝袍。
手捧圣意,一见贾瑞便宣谕道:“大总管贾瑞,内廷有天子赏赐之物,亦有对辽东官吏嘉奖之圣旨。”
这官员倒是机灵。
明白辽东此地与寻常地方不同。
上来便先将旨意内容全然道出。
贾瑞接过赐物之后,也忍不住一笑。
澹泊宁静。
其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周遭的薛家子弟与贾家子弟,除了极少数首肠子之人,大多亦领会了皇上之意。
贾瑞啊,朕求你莫要再这般折腾了。
且慢慢为之,宁静致远。
数载之内将辽东治理妥当。
把东边的虏寇挡于边墙之外,朕便谢天谢地了。
朕不要惊喜了。
你且消停些,让朕过些安稳日子罢!
虽未当面而言,隆安帝的话语却似当面道出一般,令贾瑞感触颇深。
这位天子,亦甚是可爱呢。
…………
…………
不过贾瑞自是不会听从天子之言。
所谓天子之意向不容变更,臣下只可依旨意行事,其实大半时候并不可行。
大多时候,众人皆是阳奉阴违。
于己有利之决策便着力去做,不利者则拖延了事。
故而在前明之时,张居正推出考成法之际,普天下的官员鲜有不在背地里痛骂他的。
表面上却无从反对。
依朝廷中枢所定的政务决策施行政务,若做不出,做得过慢便要受罚。
这有何错处?
只是张居正将此事摆到明面上来,弄得众人皆甚是狼狈。
再者,百年之间,官员与官员亲属、有本事的江湖之人、地方上的豪商、士绅、名士、生员。
众人皆可沾国家驿站的光。
驿站通常三十里设一处。
院落宽敞,骡马充足,尚有免费饭食供给。
明初之时设立驿站,其主要用途乃是传递朝廷政令以及供军事之需。
非奉旨出行的官员不得擅自使用驿站。
朱元璋曾为此事斩杀自家驸马,洪武年间无人敢冒死擅用驿站。
及到万历年间,不管是何等样人,莫说是官员,即便是不相干的人亦能使用驿站,能耐大的便多用,能耐小的亦能沾光。
驿站之食物、草料、骡马、人员,这些并非凭空而来。
朝廷拨款颇为有限。
主要是由地方征调驿夫,无偿服徭役。
草束草料,则由地方征集。
驿站耗费愈多,地方的征收自然愈多。
使用愈狠,地方的负担便愈重。
百姓也就愈加苦不堪言。
张居正亦严禁官员肆意使用驿站,无公务而擅用者,一概严惩不贷。
莫说那寻常之人借着关系擅自使用驿站了。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