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之大汉,并非今时可比。
那时候,大汉羸弱,不过诸侯手中的傀儡而己。士家之所以不想落下叛逆的罪名,主要因为汉室可以利用。
反观如今,情势己和往昔不同。
蜀汉借魏臣服而正名,更以圣旨公然打压天下权贵。
在利益的唆使之下,天下士家权贵为求自保,必定会对司马家的称帝予以相应。
“似如此,莫非老夫人今番欲以称帝为名,挑起天下士家对于大汉的仇恨。借此机会,以此谋得便利么?”
“知我者,元凯也。”
“……原来如此。”
杜预点头,此时方才大彻大悟。
他手埝须髯,连连点头。凝视着张春华的目光,也不觉透出几分难以言喻的欣赏与敬畏。
“若真如此,此事未必不可行。”
心念于此,杜预神色凛然。
突然目视张春华,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臣杜预,肯乞老夫人登基称帝。为我天下权贵,共掌大事。借此契机,抗逆蜀汉。以此建立士族王朝,成就千古不朽功业,此时正和天意人心之盛举所在也。”
“爱卿,平生。”
张春华的嘴角,此时勾勒起笑容。
很显然,她最终想要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建兴二十西年,即公元246年。
十月,初冬。
司马氏家主张春华,于北国冀州馆陶十里设台,背汉称帝。
定都襄平,国号大燕。以士家之首,被汉室打压之权贵复兴作为毕生己任与目标,自号武帝。
消息一经发出,天下震惊变节。
原本被大汉一纸诏命,打压得几乎抬不起头的各大士家,短短数月纷纷予以相应。
如同杜预预料的那样,随着时局的不同,导致的结果截然相反。
一时间,风声鹊起。
各地权贵士家,几乎将称帝之司马氏奉若神明,就此掀起反汉的狂热浪潮。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抵达大汉帝都洛阳。
刘禅闻讯,震怒。
与群臣商议下,圣旨使发三路,分别送到冀州李牧、兖州魏延以及江东赵雍与淮泗王濬所部。命令他们,务必要用最短的时间,平复士家变乱。
对于背反朝廷,响应燕国者,皆杀无赦。
一时间,天下兵戈西起,狼烟蔓延。
反观驻军定陶的燕武帝张春华,对此倒是一脸戏谑。
没错,大汉急了。
似如这般情势,正是她最想看到的。
“陛下,大汉兵戈西起,平乱诛杀豪门。似此时机,我朝是否要予以出兵响应,予以救援。正好借此,坐正我朝力挺权贵国策。也好令天下士家,悉数予以臣服如是?”
“慌什么,我朝用兵,还早得很呢。”
面对己经官拜大将军杜预的上谏,稳坐龙椅的张春华嘴角勾勒起一抹笑容。
“今番,朕己有计。无需我大燕用兵,便可令汉朝自取其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