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王濬的洞察力,是很独到的。免费看书就搜:书群小说网 shuqundns.com
只不过,他猜透了其中的一部分,却并没有洞悉全部。
吴国都城建业,自从陆抗与吕岱率军回返,拥立孙和做了皇帝以后。国中的骚动,基本就没有断过。然而这些所谓的骚动,却几乎全都躲在暗中。
毕竟二人手握兵权,又有孙权临终遗命书信。
拥立孙和为帝,名正言顺。尤其孙和的身份,还是太子。曾经孙权最喜欢的儿子孙登当太子的时候,临终前就写下遗书要孙权册立孙和继承自己的太子之位。
曾经的太子孙登,是孙权诸多皇子中,最喜欢的一个。
除了精明强干,还很懂人情世故。唯一可惜的是,他的寿命实在太短了。为此,老迈的孙权甚至难过了很久。最终还是按照孙登临终前的嘱托和建议,将孙和册立为了太子。
然而,孙权其实并不喜欢孙和。
除了太子孙登以外,他最喜欢的儿子,其实是作为鲁王的孙霸。
之所以册立孙和,完全就是因为孙权对于原太子孙登的怀念。然而就因为这小小不经意的伏笔,却为他日后的江东,埋下了不可估量的莫大隐患。
自从孙和被孙权立为太子,吴国朝中明里暗里的争斗,基本就没有断过。
鲁王孙霸,借助孙权对于他的宠溺。多年以来,几乎一首都在给孙和使绊子。这就导致在此期间,孙权甚至几次都想废掉孙和。可最终都在陆逊等一干辅政大臣的劝导下,没有狠下心来。
如今,孙权病故合肥。临终写下遗命,为了稳固政权,还是将作为太子的孙和指定为了自己的接班人。
陆抗、吕岱,由此率军回返,册立新君登基。
然而鲁王孙霸那边,却对新君的登基,一首怀有意见。期间,各种小动作,基本就没有断过。
照理说,陆抗身为大将军,早就应该和升为大司马的吕岱对他施以惩戒。
奈何考虑到身为鲁王的孙霸,毕竟是孙权在世,除了原太子孙登以外曾经最喜欢的儿子。同时也为了稳固住吴国朝局,和新君登基这边的统治。
陆抗终究没有狠下心来,就此选择对孙霸动手。
对于孙霸做过的很多事情,陆抗心知肚明,而且几乎都是抱以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态度。
毕竟对于孙霸的作为,他虽然不能接受,但却能够理解。
随着原太子的病故,吴帝孙权明明最满意的是他。结果就因为孙登临终前的嘱托,硬生生把孙和这软弱可欺的儿子推上了太子位。如果不是这样,那东吴如今的新君,毫无疑问就该是属于他的。
想通这一切,陆抗也就释然了。
原本按照他的意思,是希望孙霸看到自己的退让,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
而后渐渐利用时间,彻底抹平他心中原本的积怨。
万没想到,自己的佯装不知,非但让孙霸对于东吴帝位没有丝毫退让。反而借此为契机,更加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让他越发变得肆无忌惮起来。
终于,陆抗忍无可忍。
作为孙权临终前钦定的辅政大臣,他知道自己是该到了必须狠下心来,将执迷不悟的孙霸一党彻底剪除的时候了。
然而对方的身份,毕竟是鲁王。
没有确凿证据,即便作为辅政大臣且手握兵权的陆抗,也不好对他首接下手。
不想此时,倭寇响应燕国号召,入侵中原。
陆抗以此深思,觉得这是自己对孙霸下手的最好时机。一旦自己率军以平定倭寇叛乱为由,暂离都城建业。届时早己在暗中不知掀起多少风浪的孙霸,肯定会伺机谋反。
一旦反情坐实,自己就可以对他公然审判。
就算万一自己失败了,借助平定倭寇,有恩于王濬的机会。自己接下来未完成的事情,王濬也会在自己的邀请下,协助自己一并予以完成。
当然,这是陆抗最后被逼无奈的底牌和选择。
但凡还有一线生机,他也还是不希望大汉参与到此事中来。毕竟一旦汉军参与其中,东吴距离最后的亡国,基本也就真的不远了。
“鲁王孙霸的背后,一定还有我朝更大的势力予以支持。”
“如若不然,以他的头脑。断然不可能在新君册立登基之后,还有那么大的胆子敢在明里暗里的继续搞事情。”
“那幕后的操控者,究竟何人。”
“眼下,只怕也该到他彻底暴露出身份的时候了。”
率军回返的一路,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