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198章 不能贸然行动

第198章 不能贸然行动

若说三十石,简直是天方夜谭!”

朱政听完,却依旧神情严肃:“祖父莫疑,此作物名为土豆,亩产确实可达三十石,绝非三石。”

“什么?亩产三十石?你莫要哄我!”朱元璋听得愣住了,瞪大双眼盯着朱政,仿佛怀疑自己听错了。

一旁的刘和也被惊得说不出话。

朱政再次笃定道:“祖父,此言千真万确。

倭国人愚昧,不知其珍贵,而且他们那里还有红薯等高产作物,不知从何传来。

据海外番人所言,已在家乡试验,产量令人惊叹,远超三十石。”

朱元璋脑中如雷轰顶,双目圆睁,满脸震惊。

亩产三十石!

没人比他更明白这数字的意义。

这是粮食,是救命粮,比金银珠宝重要百倍!

于大明而言,这无疑是划时代的发现。

自古以来,粮食便是华夏最重大的事。

大明眼下气候逐年转寒,粮食产量锐减,各地灾荒频发,旱灾、蝗灾接踵而至,饥馑之态愈演愈烈。

粮食短缺成为头等难题,即便土地有限,收成本就捉襟见肘,一旦天时不济,又如何避免无数人因无可抗拒的自然之力而惨遭饿毙?

老朱至今难忘,因缺粮致父母兄弟姐妹相继离世的悲痛情景。

诚然,元朝腐败无能,贪官横行是主因,但究其根本,不正是天灾与黄河泛滥致使民生凋敝,最终逼得百姓揭竿而起吗?

若麟儿所言属实,这种土豆亩产可达三十石,堪称奇迹。

如此一来,大明岂非从此摆脱粮食匮乏之忧?黎民百姓亦免受饥饿之苦。

生活安定后的大明,究竟会繁荣到何种境地?实在难以想象。

想到此处,老朱不禁面红耳赤,激动得浑身战栗。¢p,o?m_o\z/h-a′i·.?c~o^m.

忽听啪嗒一声,他因太过激动未能抓紧手中的土豆,让它掉落于地。

回过神来,他顾不得体面,直接跪下,双手颤抖着捧起土豆,仔细确认完好无损后,这才长舒一口气。

随后,他转向朱政,目光微红,声音带着颤意再次追问:“麟儿,此话当真?”

朱政答道:“爷爷莫急,我所知,土豆适宜在沙地和旱地种植,极易成活,产量极高。

我亲口尝试,其口感软糯,既可作菜也可为主食。”

这东西可以直接蒸煮食用,也能用来烹炒。

有了它,即使穷苦人家不碰粮食,单靠土豆也能维生。

况且,爷爷要是不信,不妨试着种一次,不就全明白了?

“没错,种一次就能知道。”老朱连连点头,目光牢牢锁在手中的土豆上,怎么看都不够。

在他眼中,此刻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了!若这土豆真像朱政说的那样,简直是上天赐予的宝物!

朱政见老朱这般反应,微微一笑,语气玩味地问:“爷爷,如果真是这样,倭国……”

话未说完,只见老朱表情坚决,一字一句地说:“先种着试试。

若是真有奇效,哪怕倾尽全国之力,我也要出兵海外,夺回倭奴侵占的土地!”

“为了这样的神物,我绝不会犹豫,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

虽然手里只有一颗土豆,但朱政暗示朱元璋处可能还有少许。

若要将这种作物推广至整个明朝,时间恐怕不短。

老朱又怎能等得了?

只要证实土豆产量惊人,哪怕只有十石,也足以让人心动。

更不用说,朱政还提到倭国还有其他高产作物。

那时,所谓的不征之国、隋炀帝的前车之鉴,都将不再是障碍!

倭国,他势在必得!

那些蛮夷有何资格占有如此神物?

听到这话,朱政满意地笑了。

他知道,华夏子孙并不缺探索与发现世界的能力,也不缺向外扩张的实力,只是欠缺一点对世界的贪欲与野心罢了。

推动这种欲望的力量!

此刻,朱政所做的是借助土豆。

为老朱及这个时代的大明所有人,注入这份动力与野心!

让大明所有人睁开双眼,看清世界。

对海外及整个世界展露锋芒!

否则,若如井底之蛙仅观井口之天,见识怎能广阔?

在此期间,三岛倭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